叶县高中历史教学“6+1”课堂教学模式的运用研究

来源 :信阳师范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课改大背景下,各类课堂教学模式不断涌现。“6+1”课堂教学模式是石家庄精英中学创建的本土化教学模式,它吸收洋思模式、育才模式、杜郎口模式、昌乐二中模式等模式的长处,借鉴建构主义、人本主义等现代教学理论的内涵,是对课堂实践领域的进一步探索。“6+1”课堂教学模式在石家庄精英中学等学校的教学运用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叶县高中结合自身情况引入“6+1”课堂教学模式,在其历史教学的运用中体现出一定的优势也暴露出一些问题。“6+1”课堂教学模式在叶县高中历史课堂的运用使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归纳能力得到强化,自主预习、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进一步养成,提高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增强了历史课堂的学习氛围。但也出现了班级成绩两极分化,导学提纲的编写质量参差不齐,课堂实施的各个环节落实不到位等问题。因此要通过提高导学提纲的编写质量,完善教师集体研课、评课机制,注重课堂各个环节的灵活把控等途径使“6+1”课堂教学模式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更为高效。
其他文献
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人的尊严和价值被忽视,精神追求逐渐淡漠,价值观念呈现多元化趋势,提升国家软实力亟需大幅度提高人们的人文素养和道德品质。科学教育主要启迪灵性,而人文教育主要启迪人性,只有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互交融,教育才能正确的回应时代呼唤。增强课程的人文教育,化学教学理应是责任担当。化学的历史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自然的奋斗史,化学学科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教育资源,通过在化学教学中融入人文教育内容,
从全国教育大会可知,农村地区的体育教学资源是学校体育工作一个重要部分,需要优化,这是一项不可或缺的工作。农村地区因为种种因素不能跟上体育教学资源优化的步伐,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水平不平衡等众多因素导致的。如果想使学校体育教学资源优化工作顺利地进行,就要从政策、经济等方面加强对农村的各种投入。本研究通过信阳师范学院图书馆、中国知网收集并阅读相关文献,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信阳农村具有
体育教学是学校体育目的主要达成途径,是学生的身体素质与体育习惯的养成的主阵地。影响体育教学发展的因素有许多,而学校体育资源的科学配置在其中尤为重要。由于我国幅员广阔,南北经济差异巨大,在学校体育资源配置上,也表现出了这种差异性。为了了解鹿邑县城区中小学体育教学资源的现状,采用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鹿邑县中小学体育教学资源配置情况进行深入分析,找出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和对策。通过
课外体育锻炼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以锻炼身体、愉悦身心为目的参与的体育活动。课外体育锻炼作为体育课的补充,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升学生体育素养,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有着重要的意义。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信阳市辖区初中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信阳市辖区初中生对课外体育锻炼增强体质、缓解学习压力等方面的科学性认知具有一致性,但是对参
随着国家海洋强国战略的提出及高中地理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版)》进一步强调培养学生必备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和地理家国情怀,引导学生形成关注地方、国家和全球地理问题的意识,尤其是在地理课程内容设置上增加了海洋权益内容的比重。然而,目前国民海洋权益意识尤其是高中生海洋权益意识比较淡薄。如何利用高中地理教育这个优势平台构建高中生海洋权益意识培养模式并达到增强学生海洋权益意识的
动量知识作为解决动力学问题的三把金钥匙之一,不仅适用于宏观领域,还适用于微观领域。由于动量知识在物理学科占据重要的地位,因此教育部自2017年将动量纳入高考必考内容。物理必考内容中动量的加入拓宽了力学的深度和广度,增大了高考在动量方面的考察力度,这就对高中物理教师在传授动量相关知识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寻找更有效的教学方式或方法也成为高中物理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从学生认知角度出发,采取学习
历史地理知识与历史学科的关系密切,不仅在现行的高中历史教材中多有涉及,而且在近几年的高考文综历史试题中也时有考查。因此,在高中日常历史教学中有意识的融入相关历史地理知识是十分必要的。基于以上分析和前辈学者的研究成果,并结合自身的教学体会,对2016-2020年全国卷文综历史考查历史地理知识的状况及教学策略这一课题进行研究。论文研究过程中主要采用了数据统计法、调查分析法。以近五年的全国卷文综历史试题
在我国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课程资源的开发得到了极大的重视。《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都明确指出,合理而又充分地开发利用地理课程资源,是实现中学地理教学目标的重要保障。本文以课外书刊这一重要课程资源作为研究对象,调查高中地理教师在教学中应用此类课程资源的现状,探讨课外书刊中教学素材的挖掘原则和应用策略,以期丰富地理教学理论和提高地理教学的有效性
2017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为高中生物学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其重要理念“在真实情境中开展教学和评价,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想法”、“利用现实生活的素材和情景开展生物学教与学”等如航标灯般指导教学实践、引导教师行为。生物学是一门自然科学,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欲改变目前的教学现状使生物课堂充满生命力和创造力,就需不断从日常生活中汲取养分。本研究旨在通过生活化教
2018年我国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版)》提出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以后,学科核心素养便成为课程改革的热点。核心素养的出现将引起学校教育和学科教学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全面变革,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是国家全面深化体育与体育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点。作为连接小学体育与高中体育桥梁的初中体育教学,教师应积极创设各种体育活动,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与技能综合运用到各种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