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白榆品系耐盐特性比较研究

来源 :山东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ugoo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壤盐碱化是一个全球性问题,盐碱土中的氯化物、硫酸盐及含盐量直接影响种子的萌发、植物的成活,降低植物的生长和产量,成为限制盐碱土分布区植物生长、植被恢复的最为直接的因素。生物措施是改良利用盐碱地的最为经济有效的途径,而耐盐植物资源的筛选与培育则是生物改良盐渍土的首要环节。白榆是我国北方地区重要的乡土树种,生长快、材质好、在抗盐碱、抗旱、抗污染方面的抗性较强,可以用于盐碱地改良与造林绿化。但白榆分布范围广,种内变异丰富,抗盐性也不相同,因此,筛选抗盐性强的白榆对改良滨海盐碱地、丰富改良盐碱的种质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选育耐盐的白榆优良品系,本研究以Y65、Y1、Y34白榆品系一年生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浓度的NaCl (分别为0、50、85、120、155mmol/L)模拟自然环境中的盐胁迫环境,研究3个白榆品系在NaCl胁迫下的植株生长量与生物量、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糖(SS)含量、可溶性蛋白(SP)含量、游离脯氨酸(Pro)含量、叶绿素(Chl)含量、光合参数(Pn、Tr、Gs、Ci、Ls、WUE)等指标的变化,探讨3个白榆品系的耐盐能力与耐盐机理,结果表明:(1)NaCl胁迫下,3个白榆品系的生长受到抑制,株高、地径增量大幅下降,生物量累积降低。不同NaCl浓度下,Y65的生物量累积均显著大于Y1和Y34, Y65受胁迫危害较小。由总生物量抑制率可知,3种白榆品系耐盐性阈值均大于155mmol/L。(2) NaCl胁迫下,Y34的根冠比值小于对照,通过增加生物量在地上部的分配,来降低植物对盐分的吸收与运输;Y65、Y1在120mmol/L下的根冠比小于对照值,其他浓度下均大于对照值,主要通过增加生物量在根系的分配而增加根对水分和营养的获取,对细胞内的盐分进行稀释。(3)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3个白榆品系叶片中的SS含量增加;MDA、SP含量先升高后降低,在85mmol/L达到最高值;Pro含量先降低后升高,>85mmol/L盐胁迫下Pro值显著大于对照值。低盐胁迫(50、85mmol/L)下,可溶性蛋白(SP)和可溶性糖(SS)可能是白榆品系的主要有机渗透调节物质,而高盐胁迫(120、155mmol/L)下脯氨酸和可溶性糖相互协调参与渗透调节作用。(4)盐胁迫显著降低了白榆幼苗叶片中的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以及叶绿素a/b值,并且随着盐胁迫浓度的升高,下降幅度增大,盐胁迫对Y34叶绿素含量的影响要大于Y65、Y1。(5)低NaCl胁迫(≤85mmol/L)下,3个品系的光合机制以气孔限制为主,通过提高其气孔限制值而降低蒸腾作用,以此提高水分利用效率(WUE)而适应盐分胁迫;而高NaCl胁迫(>85mmol/L)下,则以非气孔限制为主,通过降低WUE而减少根系对地下水分与盐离子的吸收,以此来维持自身生长。3个白榆品系中,使非气孔限制成为Pn下降主导因素的NaCl胁迫浓度不同,Y65、Y1的转折点为85mmol/L,而Y34的转折点为 50mmol/L。(6)利用主成分分析及模糊隶属函数法对影响3个白榆品系耐盐性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得到的耐盐性结果一致,3个白榆品系耐盐性排序为:Y65>Y1>Y34。
其他文献
本文从短篇小说的审美规范入手 ,在分析了短篇小说与中长篇小说之间的重要区别之后 ,对短篇小说应有的艺术特征和文体要求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释 ,突出强调了短篇小说必须具备
2 0世纪 90年代的文坛无疑是一幅难以绘制出完整流派、风貌和美学走向的版图 ,它呈现出多元化共生的景观。但是 ,只要我们认真梳理 ,我们就会发现一个意味深长的现象 :崇高美
谈到2002年的散文创作,有一位文学编辑对我说,他认为是较为平实的一年。可不可以作这样解:“平”,意味着比较平淡,没有什么大波大澜;众多评家,各自拥有自己的视野、观点和利益,你评你
杨树是我国重要的速生用材树种之一,其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显著。由Lonsdalea属引起的欧美杨细菌性溃疡病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杨树干部病害,发展迅速,危害严重。2005年,该病首
本文着力探究了艺术创作的思维分析、绘画初始阶段的原始萌动表现、及影响思维形式再现的三大构成要素。当我们通过认真的分析 ,认识了这些特征和倾向之后 ,它能唤起激越情感
这些年来 ,陶纯一直心无旁骛踏踏实实地写着属于他自己的小说。在小说面前 ,陶纯是干净的、清白的 ,所以 ,陶纯敢于从容不迫地把好小说的气质描述为“平静的”、“纯粹的” ,
作家阎连科小说中的小人物身上折射出一种虽微弱但执着的理想主义光辉 ,同时 ,也在小说语言上进行修辞探索和美学追求 ,从而给读者留下难忘的印象和回味无穷的美感。 The li
中国工笔画在唐宋以前是中国绘画的主流 ,它的起源确乎遥远 ,几与绘画的起源同步。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 ,它积淀了世代相承的创作经验 ,形成了代表着东方文明的独特性和鲜明的
文艺作品出于有情之作者 ,使得文艺评论的“科学化”成为难题。“同情心”的提出 ,抓住“情”与“理” ,跨接“史”与“论” ,在间接中找直接 ,在相对中求绝对 ,在辩证中得永
是福列1891年根据魏尔伦的诗创作的一部声乐套曲,是福列较早的声乐套曲.这部声乐套曲用虚幻、隐晦且具暗示性的诗歌和飘忽不定、变化莫测的音乐语言营造出了象征主义艺术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