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圣叹小说人物性格理论探微

来源 :扬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fcasdvga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圣叹的人物性格理论是中国古代小说理论成熟的标志。前人虽对此理论有所研究,但仍有进一步挖掘的理论空间。本文主要论述四个问题: 其一、金圣叹的人物性格理论是深刻的。他认为,《水浒传》中的人物性格具有典型性、丰富性、复杂性和稳定性,这些个性特性又辩证统一在具体的人物身上,使得人物性格具有真实性。这些认识在当时甚至几百年后的今天来看都是相当深刻的。 其二、金圣叹的人物性格理论是系统的。他探索了刻划人物性格的艺术规律,总结了刻划人物性格的艺术方法,并对人物性格进行了具体的品评。在人物品评中,金圣叹使用着性格刻划、道德教化和个人喜好等多重标准,可见此理论是不彻底的。 其三、金圣叹的人物性格理论未得到彻底贯彻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受了儒家传统思想的深厚影响所致。 其四、金圣叹人物性格理论形成的条件主要有四点:一是《水浒传》人物性格的成功刻划;二是前人的人物性格理论的影响;三是传统画论“传神说”的影响;四是金圣叹其它小说理论对人物性格理论的影响。 总之,本文试图全面地揭示金圣叹的人物性格理论的真实面貌,并对其形成原因进行分析。
其他文献
该主席人分四个部分:一、本命城.是对沈从文的生命之源探视;二、故乡回望.分析其独特的怀乡情结及其在艺术上的延伸.三、水与去,人性与神性.是对其人性内涵的探究;四、边城凝
小说作为一种较通俗的文学形式,与民间宗教有着天然密切的联系。以农民和小手工业者为基础的民间宗教,反映了激烈的社会抗争和人民对苦难的叹息。但长期来,关于民间宗教与我国古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为了追求财富和物质享受,不断的以改造自然,掠夺自然为代价来满足一己私欲,造成了愈演愈烈的生态危机。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作家拉斯普京和陈应松都意识到人
近二十多年来,现代汉语语法出现了许多新现象、新特点,引起了语言学家的浓厚兴趣.学者们纷纷就这一时期的众多语法新变化发表文章,阐述看法,分析成因.该文从动态考察的角度,
"新历史小说"是一个外延十分宽泛的概念,它包括了1986年以来所有取材于历史、却又不同于传统历史小说的旧题材小说.为消解长期以来覆盖在历史小说身上的政治功利色彩,几乎所
在1881-1882年两年间,东亚历史上发生了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朝鲜官员金允植受命出任领选使,率领一支包括三十八名朝鲜学徒和工匠在内的大规模使团来到中国天津,在天津机器制造局
《蜀方言》是清代学者张慎仪所著的一部记录四川方言词语的词典,所记录的范围较广,以成都地区的方言为主,兼采四川其他地区的方言为辅。这些词语是活跃在四川人民生活中常用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