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Si纳米线/硅化钛薄膜一体结构的制备、性能及应用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idolonfi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硅化钛具有低电阻率、较高的热稳定性以及化学稳定性等诸多优异的性能,且由于其可以与硅工艺兼容而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自1991年碳纳米管发现以来,一维纳米材料的研究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硅化钛纳米线的制备、性能及应用研究也逐渐开展起来。本文使用SiH4和TiCl4为前驱体,N2为稀释气体和载气,通过常压化学气相沉积在玻璃基板及硅基板上制备了硅化钛薄膜及硅化钛纳米线,并将这种硅化钛纳米线/硅化钛薄膜一体结构用作场发射的阴极以及电介质薄膜的底电极进行研究,探索了其形成过程、场发射性能以及作为电介质薄膜电极的应用前景。具体内容如下:1.研究了各种沉积条件对硅化钛薄膜形成及其导电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TiCl4下形成的是Ti5Si3薄膜,而高SiH4/TiCl4下形成的是面心正交的TiSi2薄膜,所形成的晶相种类均不随其他沉积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当SiH4/TiCl4处于中间位置时,高温下形成的是Ti5Si3薄膜,低温下形成的是TiSi2薄膜。热力学自由能的变化在不同薄膜的形成中起了关键作用。2.研究了Ti5Si3薄膜、TiSi2薄膜及两种相的混合相薄膜上TiSi (?)内米线、纳米钉及火箭状纳米线的形成及形成机理。结果表明,TiSi (?)目的各向异性生长造成了纳米线的形成。纳米线的形态、直径及密度受沉积温度,源气体浓度等的影响。纳米线的形成还极大的受薄膜种类、结晶程度等的影响,结晶程度越高,纳米线越容易形核。TiSi2薄膜上形成的纳米线的直径小于Ti5Si3上的。纳米线能否形成极大的取决于沉积条件,而不依赖于基板,纳米线相对基板的准直性与其下薄膜的平整度等相关性较大。3.研究了各种不同形貌的硅化钛纳米线/硅化钛薄膜一体结构的场发射性能,并研究了薄膜成分、纳米线直径、纳米线分布、纳米线形态以及电极间距等对硅化钛纳米线/硅化钛薄膜场发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iSi火箭状纳米线/TiSi2薄膜场发射开关电场可低至2.33V/μm(电流密度超过10μA/cm2时的电场),最大电流密度可达917.43μA/cm2(电场强度为4.18V/μm)。纳米线直径越小,则其尖端电场越强;与火箭状纳米线及普通纳米线相比,钉状纳米线的尖端场强更强;束状分布的纳米线具有更高的尖端场强及更大的场发射体密度。纳米线尖端的场强越强,尖端数量越多,则其开关电场越低,场发射电流密度越大。TiSi纳米线/TiSi2薄膜具有比TiSi纳米线/Ti5Si3薄膜更低的开关电场及更大的场发射电流密度。4.使用溶胶-凝胶及射频-磁控溅射法,在Ti5Si3薄膜、TiSi纳米线/Ti5Si3薄膜、TiSi纳米线/Ti5Si3+TiSi2薄膜及ITO上制备了BT、BST及PST等电介质薄膜,研究了硅化钛薄膜及纳米线上电介质薄膜的介电性能。结果表明,与ITO基板相比,Ti5Si3薄膜、TiSi (?)内米线/Ti5Si3薄膜、TiSi纳米线/Ti5Si3+TiSi2薄膜上形成的电介质薄膜的结晶性更好,电容更大,损耗更低,且电容和损耗对频率的依赖性更低;与Ti5Si3薄膜相比,纳米线上形成的电介质薄膜的电容更大,损耗更低;与TiSi纳米线/Ti5Si3薄膜相比,TiSi纳米线/Ti5Si3+TiSi2薄膜上形成的电介质薄膜的电容更大,损耗更低。非氧化物硅化钛相的存在使得硅化钛薄膜上制备的电容相较ITO具有更低的频率依赖性。纳米线极大的比表面积及其周围局域增强电场的存在引起了硅化钛纳米线/硅化钛薄膜及上制备的电介质薄膜更大的电容,更低的损耗以及电容和损耗对频率的更低依赖性。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社会变革,社区内未成年人犯罪的数量急剧增加,对未成年人的教育改造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探索如何使失足少年重新回归社会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Z市
浙江省图书馆学会读者与用户研究分委会举办了"读者活动策划方案"大赛,参赛的活动策划方案呈现出活动主题口号化和地域化、形式多样化、组织多元化、宣传多方位等特点。这些
<正>《国际会计准则第41号—农业》规定:除非初始确认时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企业应使用公允价值计量与农业活动有关的生物资产。而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
春季在贺兰山两侧的内蒙古吉兰泰和宁夏银川机场采集不同沙尘天气条件下的沙尘气溶胶浓度样本 ,用中子活化分析测定3 5种元素浓度 ,揭示了沙尘气溶胶中的元素浓度特征 ,沙尘
<正>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深化改革和创新体制,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形成拒腐防变教育长效机制、反腐倡廉制度体系、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如何加强公路廉
“有机/无机复合纳米材料”是将有机材料、无机材料与纳米技术相结合,探索功能材料的新兴研究领域。该类材料的研究为光电功能材料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挑战和机遇。本论文工作发
阐述了福建柑橘产业现状,指出了福建柑橘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福建柑橘产业发展方向。
对微滤(MF)、超滤(UF)、纳滤(NF)、反渗透(RO)、电渗析(ED)和气体分离(GS)等几种膜分离技术及其在中药制剂、维生素C的制备、抗生素的提炼、多肽和氨基酸的分离等中药和生物
目前国内很多高校都已组建学生管弦乐团,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大学生的艺术素养。由于乐团建设总体上还处于较低水平,采用何种教学模式来提高管弦乐团艺术水平成为突出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