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聚合物微球在人类发展中具有较长的应用历史,并且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传统制备聚合物微球的方法例如悬浮聚合法、乳液聚合法、分散聚合法和种子聚合法等已经不能满足对于结构复杂和功能多样性的聚合物微球的制备要求。微流体技术作为一种新颖的制备微米级聚合物微球的方法在国内外引起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它是一种通过尺寸在几十到几百微米的微通道或者毛细管来控制和加工微小液滴的技术,可制备出尺寸、成分、形状得到精确控制的单分散液滴。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微流体制备单分散液滴的相关技术已经趋于成熟。在微流体装置的设计和制作、液滴的形成机制、液滴尺寸控制等方面都取得了较为完善的研究成果。同时,在利用微流体技术制备复杂结构的复合液滴和微球方面也有广泛的研究。实现了核壳型、Janus型、多重结构型以及多成分核液滴的复合型液滴的制备,同时精确控制液滴的尺寸和形貌。本实验室在微流体领域已有多年的技术积累,在制备核壳型复合液滴方面也做了深入研究。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1、利用基于毛细管的微流体技术制备了极性异性Janus液滴,探索其结构特征与实验参数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获得了一个描述这种关系的经验方程。该方程不仅对于制备Janus液滴具有指导意义,也反映了液滴结构转变的规律;2、利用基于毛细管的微流体技术制备尚无人报道实现过的Janus核壳微球。Janus核壳微球同时具备Janus结构和核壳结构微球特点和性质,在药物输送领域具有重要应用。本文不仅成功制备了Janus核壳微球,对其形貌控制和核数目控制也做了探讨;3、将制备Janus核壳微球的方法应用于制备ce02模拟核燃料微球,克服了以往必须在低温下制备的弊端,实现了常温制备;4、初步尝试利用微流体技术制备单分散香精微球,对微球内部结构和香精释放速率进行了研究;5、对微流体技术的发展趋势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调研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