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开放式创新软件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研究

来源 :同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go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种适合当前及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创新模式,开放式创新受到理论界和企业界的广泛关注。国内外知名企业的创新实践为开放式创新理论奠定了实践基础,开放式创新理论的提出和发展为打破企业边界的藩篱进行创新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战略指导。开放式创新的要义在于:企业要充分利用内部和外部两种资源,善于整合与共享彼此看似毫无联系的知识财富,以合作、开放的视角进行创新。对于作为典型的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企业的软件企业而言,开放式创新已经成为软件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最佳路径。在软件企业开放式创新的过程中,知识产权问题及知识产权管理更具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软件知识产权的创造、保护及运用,决定着创新的利益分配和未来走向,而知识产权管理水平的高低则直接决定着软件企业创新的成功与否。因此,开放式创新模式下,软件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研究有着非常现实的迫切性与必要性。   在梳理、总结开放式创新理论、知识产权管理理论及软件知识产权特征的基础上,本文以上海软件企业为例进行了问卷调研,梳理了我国软件企业开放式创新与知识产权管理的现状,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验证了软件企业开放式创新对知识产权管理绩效的影响。在知识产权创造管理部分,总结了软件企业在软件研发过程中开放式创新的典型模式,为软件企业的知识产权创造管理提供了参考;在知识产权保护管理部分,本文以可拓学理论为理论依据,以物元分析模型为分析框架,对软件知识产权保护模式进行了界定,总结、概括了软件知识产权保护模式的5种类型,建立了影响软件知识产权保护模式选择的指标体系,进而构建了软件知识产权保护模式选择的物元分析模型。并以“微软黑屏事件”中涉及的软件知识产权为例,验证了软件知识产权保护模式选择的物元分析模型;在知识产权运用管理部分,详细阐述了灵活运用知识产权对于软件企业开放式创新的重要性,研究了开放式经营模式下软件知识产权许可的表现形式,重点分析了“软件即服务”(SaaS)模式对软件知识产权许可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基于软件企业价值网络的软件知识产权共享理念,对软件开放标准与软件知识产权的关系进行了总结,提出了适于软件企业开放式创新的商业软件许可机制,并为软件企业参与软件开放标准提出了应当坚持“免费许可”(RF)原则而谋求更大回报的建议。   基于开放式创新理论的知识产权管理研究是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有着广阔的研究空间,尤其是对软件企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本文的研究和探索把开放式创新理论与知识产权管理理论这两个比较前沿的理论结合在一起,以软件企业为作为研究的着眼点,在理论上深化了对开放式创新与知识产权管理的认识,丰富和发展了开放式创新、软件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及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在实践层面,为软件企业的开放式创新与知识产权管理提供了系统的、可操作性的建议及对策。
其他文献
随着中国网络化的加快推进和网民数量的梯度增长,网络交易(特别是C2C电子商务)获得极大发展。然而交易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增加了交易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网络诈骗、信用欺诈等恶意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工程建设的数量越来愈多,规模越来越大,工程复杂性也不断增加,与此同时对项目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大规模且复杂系数高的工程项目往往有众多
在供应链管理的过程中,由于资源的有限供给性。因此,为了提高供应链管理的有效性,并保证供应链系统中资源使用的效率与公平,对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合理对资源的分配和解决资源使用
当今社会肿瘤患者在不断增加,人类的有品质生活不断得到侵扰,大部分的癌症病人只能痛苦地面对死亡,综合损失难以计量,这就迫切需要有效的治疗手段。随着科技高速发展,早期认为不可
能源问题一直是关系着我国发展的重要问题,近几年来随着我国能源对外依存度的增加,我国的能源安全问题也日益严峻。在“一带一路”提出的大背景下我国与其他沿线国家的能源合作也越来越多,与此同时,面临的风险也更加复杂,如何做好能源供应链管理,合理安排能源供应链结构,降低能源供应链的内外部风险,成为我们研究的重要课题,因此本文对“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能源供应链风险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首先,对“一带一路”进行解读
专利分析作为研究技术发展的一种有效方法,近些年来得到越来越多的企业的重视。为了更深入的了解一项技术从研发到生产、再到商业化的整个发展过程,以便企业能够适时调整自身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