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问题是一直以来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通过提升教师质量进而改善教育质量成为各国的共识。以往对于职前教师质量的评价主要考察其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如今在成果导向的认证理念和政策的推动下,更加侧重职前教师的从教能力。但是教学实践充满着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究竟采用何种方法对职前教师的从教能力进行有效评价,成为当前各国关注的焦点。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美国制定了教师表现性评价方法(Teacher Performance Assessment,即edTPA),用于考察职前教师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表现出的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我国在2017年也开始对师范专业进行分级分类认证,但尚处于起步阶段,如何完善职前教师评价体系以真正反映出毕业生的质量,促进毕业生实践教学能力的提升,迫切的现实需求促使我们对美国职前教师表现性评价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究。本文旨在阐明美国职前教师表现性评价的兴起及发展、评价的操作机制、实施成效及问题,从中总结出经验和对我国的启示,希望提出优化我国职前教师评价的相关建议。本文主要采用文献法和历史法,通过搜集美国联邦政府和州政府的政策文件分析美国实施职前教师表现性评价的兴起原因及发展脉络;其次搜集edTPA的评估报告来阐明美国职前教师表现性评价的具体实施程序;最后搜集相关研究性文献,通过分析其实施过程和效果,试图从中总结经验,提出对我国优化职前教师评价体系的建议。研究发现美国在职前教师表现性评价实施过程中越来越注重评估的专业性、真实性和有效性。从评价的实施成效来看,美国职前教师表现性评价一方面能够为教师教育项目提供反馈信息,另一方面能够促进职前教师的专业发展;在实施过程中,存在忽视教师自身创造性、过于重视考试结果、评分人员选取不合理、评价费用过高的问题。因而我国在完善教师教育项目评价和职前教师评价体系过程中,应该注意要规范职前教师评价标准、注重教师职前和在职一体化的连接、增强表现性评价在教学实践情境中的运用以及注重评价结果在教师教育项目中的反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