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随着葡萄基因组全序列的测序与释放,葡萄分子生物学与功能基因组学也已逐渐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然而,葡萄的花发育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生物学过程,人们对其的研究也仅处于初步阶段,尤其在中国,不仅远远落后于拟南芥等模式植物的研究,而且也明显落后于苹果、梨等其他重要果树的研究。本研究分别选取了夏黑葡萄、藤稔葡萄、醉金香葡萄为试材,分别从分子生物学角度和生理学角度探究栽培处理及激素处理对不同葡萄品种的花发育和果实生长发育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为了探究不同拉枝处理对葡萄冬芽成花过程中花发育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试验以’夏黑’葡萄(Vitis vinifera×V.labrusca ’Summer Black’)为试材,利用半定量RT-PCR技术研究不同拉枝处理对’夏黑’葡萄长、中、短枝上的冬芽成花过程中VvFT、VvSOC1、VvLFY、VvAP2和VvFLC5个重要花发育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经平拉处理的葡萄冬芽基因表达量最高;而在同一拉枝处理中,长、中、短枝之间基因的表达量也存在差异,在中、短枝上的表达量明显高于长枝。2.试验以’藤稔’葡萄(Vitis viniferaL.’Fujiminori’)为材料,利用荧光定量RT-PCR技术检测藤稔葡萄miR159及其靶基因GAMYB-like经赤霉素处理后不同发育时期的花粉败育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花前8天(5月6日)处理的葡萄花粉败育效果最好,其次是花前4天(5月10日)和花前12天(5月2日)。研究表明,miR159通过调控其靶基因的表达而在’藤稔’葡萄花药发育过程中发挥作用,以此来揭示Vv-miR159应答赤霉素信号从而调控葡萄花药发育的分子机制。3.以醉金香葡萄为试材,于开花前一周左右使用三种不同浓度的赤霉素(20ppm,40ppm,60ppm)和生长素(1Oppm,20ppm,30ppm)处理,研究不同浓度赤霉素及生长素对醉金香葡萄花穗及果实纵横经比、果实小穗节间长度等的影响,并利用半定量RT-PCR技术对醉金香葡萄成花过程中花发育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赤霉素促进了葡萄成花,而生长素可能有抑制葡萄成花的作用。不同浓度赤霉素和生长素间花发育相关基因的表达量存在差异,其中,经40ppm浓度的赤霉素处理的促花效果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