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立新型的养老社会保障制度是我国整体经济改革的一个关键性的组成部分。经过多年的摸索和试验,我国建立了“统账结合”的养老保障制度模式,但这一模式在运行过程中的效果却不尽如人意,与改革的初衷相去甚远,其基本原因是制度设计之初,对养老保障制度各功能缺乏应有的认识。目前我国的主流观点认为养老社会保障制度是一种社会制度,它被动的受制于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制度,对社会保障安全之外的功能还缺乏足够的讨论。纵观世界各国的情况,养老社会保障制度的作用已不再仅仅是“稳定器”了,其制度模式选择是否得当,直接影响一国经济的发展。本文从一个新的角度,即促进经济增长的角度重新认识我国养老社会保障制度的功能,认为养老社会保障制度不仅是社会制度而且是经济制度,提出在制度设计中应体现经济功能的想法,并在这一想法基础上提出了建立我国“三支柱”养老保障制度的构想,通过建立这个具有稳定社会和促进经济发展双重功能的养老保障制度,达到保障老年人口利益和促进经济增长的双重目标。 本文力求综合运用经济学、保险学基本原理,通过将国际经验与中国现实相结合,理论探讨与对策研究相结合,较为全面的对文中的观点进行分析和阐述。论文共分四章: 第一章介绍了养老保障制度改革的民营化国际趋势,并对这一趋势产生的动因进行了理论分析,提出养老保障制度不仅是社会制度而且是经济制度的观点。 第二章介绍了在这一趋势下世界银行提出的兼顾效率与公平的“三支柱”养老保障制度模式,并论述了这一模式对我国的三点可借鉴之处。 第三章对我国现行的“统账结合”制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现行制度的主要问题是再分配功能与储蓄功能的混淆,实质上仍然是单一支柱的现收现付制,这一制度已经阻碍了经济改革和发展。 第四章在前三章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一个能有效组合社会养老、企业养老、个人储蓄制度,具有养老保障和促进经济发展双重功能的养老社会保障制度的构想。勾画出这一制度模式的基本框架,并对两模式转轨中融资问题的解决方法、新制度的投资模式、基金营运监管及改革配套措施提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