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与作家的出场

来源 :暨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yz98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网络时代的来临使文学内部外部硝烟四起。这是一场不小的骚乱:从大的文化环境到读者群到作家群再到抒写的对象都已与前三个媒介时代有了极大的区别。文学存在的合理性在媒介时代的这个颠峰时刻遭遇质疑。而作家作为文学四要素中主体的一环,在历经千年职业化的路程中,又终于卸下了神圣的光环,走下神龛回归民间。无论是作家的身份、功能还是书写方式,似乎都印证了麦克卢汉的“重新部落化”的预言。文学从历史中走来,是在不断的否定之否定之上的重新开始。那么网络又是如何见证和促进这一过程的呢?网络在作家的出场中又起了一个怎样的作用呢?其实,在网络发展的短短时间里我们是无法给出一个确切或唯一的答案的,而只能从文学的现状中摸索出一丝线索,并在与前三个媒介时代的比较中,理出一些头绪,也许这样才能更接近“什么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学”的命题。
其他文献
朱光潜是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他不仅在美学方面贡献巨大,在诗学研究方面也有自己独到的建树。他是20世纪我国运用西方现代美学观点整理中国古典诗学并进行中西古
沈从文的创作经历了一个由个人叙事到民族叙事的发展过程,该文对这一过程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追踪和描述,对个人叙事期的作品类型、风格、艺术反差及其形成原因,对民族叙事的内
论文根据创造社文学批评的发生、发展、消失的演化过程,结合郭沫若、王独清等创造社成员对创造社的具体论述,将创造社文学批评分为前期、中期(第二期)和后期三个部分.第一章
审美和现实生活之间是有着密切联系的,在一定意义上,审美即审现实。所以文学对人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它给人以审美的自由,更在于它通过审美影响人生,对人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作为审美
该论文是基于以下的理解来确定研究对象和范围的:知青文学并不是一个艺术流派,仅是同一种题材的文学作品的汇集,这同一题材就是知青的经历以及这种经历对知青的影响.作为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