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科技不断的进步,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物质财富被创造出来,从而使人们的生活得到了巨大的改善。但与此同时,人类对环境的干预也越来越大,破坏的程度也越来越深。传统的产业发展模式在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和严重的环境问题,如水污染、大气污染、噪音污染等。如何找到一条能够实现产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新型发展道路成为人们需要解决的主要难题。在这样背景下,可持续发展观应运而生。产业生态化就是以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新型产业发展模式。产业生态化在20世纪90年代逐渐成为发达国家的潮流。从宏观层面上政府制定可持续的产业发展规划,实现经济的循环发展,到中观层面上构建生态工业园,再到微观层面强调企业清洁生产等,产业生态化始终贯穿其中。我国也已经将产业生态化应用到实践,并取得了不小的成就。新疆位于我国西北边疆地区,深居欧亚大陆腹地,是一个典型的内陆干旱区,山盆相间的地貌格局又使其形成了以绿洲生态为中心、以水资源为主要约束条件并相互作用和演替的大系统。干旱的气候条件使得新疆水资源总量匮乏、生态环境脆弱。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促使新疆不得不形成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产业生态化就是其很好的选择。产业生态化在新疆的实践比较好,像石河子生态工业园、乌鲁木齐生态工业园等在全国也有一定名气,但总体来说,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新疆整体的产业生态化发展水平不高。本文详细论述了国内外产业生态化理论的形成及发展,分析了产业生态化的内涵及其相关理论,结合新疆具体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指标评价体系,对新疆产业生态化发展的现状进行了详细分析,总结出了新疆目前产业生态化发展所遇到的问题,提出了发展产业生态化的具体建议。全文分为六章。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为前言,介绍本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对国内国外相关文献进行综述,介绍本文研究的思路和内容,对本文运用的方法进行说明,并说明文章的框架结构。第二章为产业生态化内涵及理论基础,主要介绍产业生态化的内涵、概念和特征,以及关于产业生态化的相关理论和本文研究视角的选择。第三章为新疆发展产业生态化的目标分析,本文通过从政府、产业和企业三个层面来说明产业生态化的发展目标。第四章为新疆产业生态化水平分析,首先从资源减量化、产业和社会发展水平以及资源循环利用的角度,简要的论述了新疆产业生态化的发展状况,接着运用实证分析方法,选取适当的指标体系,建立相应的数据模型,最后得出结论。第五章为新疆发展产业生态化的限制因素分析,分别从政府、产业和企业三个视角来分析新疆在发展产业生态化的过程中所存在的限制因素。第六章为新疆产业生态化发展的对策和建议,分别从政府、产业和企业三个视角来分析,分别提出与之相适应的政策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