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藤碱对THP-1源性泡沫细胞活性影响及NF-κB信号通路机制研究

来源 :成都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deqiangranr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验背景:既往的研究发现青藤碱通过抑制NF-κB炎症信号通路的活性有很好的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效果,而NF-κB信号通路在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 AS)发生发展过程中至关重要,泡沫细胞的出现是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早期标志性炎症细胞。通过动物实验和体外实验发现青藤碱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和胆固醇代谢紊乱的作用,但青藤碱减轻AS中泡沫细胞炎症反应机制不甚明了。本课题提出青藤碱可通过影响泡沫细胞内的NF-κB信号通路来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类疾病的研究工作假说。实验目的:通过不同浓度的青藤碱(Sinomenine, SIN)体外作用THP-1单核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观察泡沫细胞的生物学活性变化及炎性介质包括核因子-κB (Nuclearfactor-KB, NF-κB),IL-1,IL-6及TNF-α的改变探索青藤碱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可能抗炎机制,为青藤碱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室依据。实验方法:PMA刺激THP-1单核细胞24h后,再给予ox-LDL刺激48h建立泡沫细胞模型。实验分为7个组:正常泡沫细胞组,5gg/mL辛伐他汀组,100μg/mL地塞米松组,青藤碱各浓度组(1μg/mL,20μg/mL,40μg/mL,80μg/mL)。各组分别给予不同含药培养基,于给药后24h测量药物对细胞的生长活性影响;于给药后12h,24h,48h收集细胞培养上清液及细胞,采用酶比色法测量细胞内胆固醇含量,ELISA方法测量NF-κB, IL-1, IL-6, TNF-a的含量,SPSS17.0分析数据结果。实验结果:1、THP-1单核细胞在受到24h PMA刺激及48h ox-LD L刺激后成为泡沫细胞;2、泡沫细胞内胆固醇含量增加,胆固醇酯的含量约占总胆固醇含量的一半;3、常规培养泡沫细胞,细胞存活率随时间的延长而降低,48h之后活细胞量急剧下降;4、青藤碱能够有效抑制THP-1单核细胞源性泡沫细胞的生长活性,在1μg/mL~100μg/mL范围内随着浓度的增加,青藤碱的抑制作用增强,呈明显的量-效关系:在对40μg/mL浓度青藤碱干预泡沫细胞的观察中发现随着时间的延长,细胞存活率下降,提示青藤碱对泡沫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存在一定的时-效关系;5、青藤碱干预后,泡沫细胞内的胆固醇酯含量下降,与不给药组有明显差异(P<0.01),但与地塞米松阳性组无明显差别;6、青藤碱能够抑制泡沫细胞内NF-κB的表达,以及NF-κB信号通路下游炎症分子IL-1, IL-6, TNF-a的分泌,且随着青藤碱浓度的增加,作用时间的延长,其抑制作用增强,存在一定的量-效关系和时-效关系。实验结论:1、THP-1单核细胞通过PMA刺激24h可称为巨噬细胞,再经ox-LDL刺激48h可成为泡沫细胞:2、青藤碱可能通过降低NF-κB的含量,以及NF-κB信号通路下游相关炎症细胞因子IL-1, IL-6, TNF-a的含量来抑制炎症反应,达到抗动脉粥样硬化炎症的作用:3、青藤碱可以通过抑制ox-LDL诱导的THP-1单核细胞源性泡沫细胞的生长活性,诱导泡沫细胞凋亡,与青藤碱抑制NF-κB的表达一样具有浓度依赖性,其机制可能与青藤碱抑制NF-κB信号通路的活性相关。4、青藤碱可以降低泡沫细胞内胆固醇酯的含量,缓解细胞内脂质代谢负荷,达到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且青藤碱各浓度组之间没有明显差别,提示青藤碱不具有直接的降脂作用,其调节胆固醇含量的机制可能与青藤碱抑制NF-κB信号通路的活性相关。
其他文献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根系在植物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根系固着于土中吸收水分和矿质(包括氮素),并能合成多种有机物,保证整个植株正常代谢的进行。对农作物来说,高产优质与根系的生命活动
修剪和采摘是茶树栽培上的重要技术措施,并具有特殊意义。茶树修剪是为了促进茶树营养生长,而茶叶采摘不仅是收获芽叶,还要考虑到茶树的良好生长。茶树修剪与采摘是相互联系
随着经济和农业的迅速发展,我国对水利工程建设越来越重视.水利工程施工时间长,影响因素多,管理比较困难,任何环节有问题,都会对水利工程质量产生不利影响.目前,在水利工程施
大豆生育期是关系到栽培与育种的一个最重要的生态性状。凡是被长期推广的品种首先是生育期适宜。不少科学工作者在总结群众经验的基础上,对大豆的生育期问题进行了比较多的
从七十年代利用花药培养技术获得单倍体植株以来,单倍体植物在育种应用上的潜力日益显示出来。但是这种潜力只有使单倍体植物加倍成为纯合二倍体才有可能发挥。因此,对于单
起源及发展蚕豆栽培的历史比小麦、兵豆晚。Hector(1936)认为蚕豆会是从Vicia narbonensis的一个分枝衍化出来的。普遍认为起源于近东和地中海沿岸。公元前3000年约旦已有蚕
毛细血管扩张性共济失调症(Ataxia telangiectasia,AT)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中单基因突变的隐性遗传病,其发生率为1:40,000~100,000,具有进行性小脑退化、高辐射敏感性、免疫
田菁具有耐盐、耐涝、抗风、生长快、产量高、肥效大、用途广等优良特性,我国的台湾、福建、广东、浙江、江苏、湖北、湖南和河南等省均有栽培,近年来逐渐北移至山东、河北
背景和目的:皮肤是人体面积最大的免疫器官,能够阻止外界有害物质的侵入,同时,也是对任何病原体有效作用的第一道防线,跟外界形成了天然屏障。全层皮肤损伤的主要原因是皮肤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