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区域动态负荷建模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mantou_2001_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力系统负荷模型的研究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目前普遍认为,负荷模型对于力系统的分析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负荷的动态特性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论文首先从动态负荷模型与电压稳定性的关系引出了动态负荷建模的必要性重要性,总结了电压稳定性分析对负荷模型的基本要求,另外,从负荷建模的两个面,即模型结构和参数辨识方法,说明了动态负荷建模的发展情况。在论文第二章讨论了得到广泛认可的基于负荷功率恢复特性的动态负荷模型结构,分析了这种模结构的物理意义,验证了模型结构的通用性,在本章最后提出了使用上述模型的改格式作为文中分析的动态负荷模型结构。第三章针对负荷建模的另一个方面即参数识进行了讨论,阐述了最小二乘法(LS)和遗传算法(GA)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注总结了两类方法的优点和不足,提出了使用两种方法相结合的参数辨识思路。第四描述了基于虚拟母线的区域动态负荷模型等效方法的思想,并且使用IEEE新英格系统对等效方法进行了仿真验证。论文最后进行了全文总结,一是总结论文所做的作,另外一部分是根据做论文过程中的一些想法,总结了可以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其他文献
众所周知,风能作为一种可再生、无污染的能源正在受到越来越广泛地关注。那么研究出一套有效、可靠的风力发电系统就成了当前的热门课题。双馈感应电机指电机的定子绕组和转子绕组均接交流电,它既可以作为电动机运行,也可作为发电机运行。所谓双馈,是指绕线式异步电机的定、转子三相绕组分别接到两个独立的三相对称电源,其中定子绕组的电源为固定频率的工业电源,而转子电源电压的幅值、频率和相位则需按运行要求分别进行调节。
脑—计算机接口(Brain Computer Interface,BCI)可以提供一种不依赖于人体外周神经系统及肌肉组织,建立在人与周围环境间信息交流与控制的新型通道。近年来,基于脑电信号(E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