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定量评估城市绿地生态服务功能及其生态效益价值成为园林生态学和风景园林学的研究热点。本文基于实地调查,对杭州临安钱王陵公园32个植物群落组成结构和多样性进行相关分析研究,运用i-Tree模型对所调查群落节约能源、吸收二氧化碳、改善空气质量、截留雨水、美学这5个方面的生态效益进行定量评估,同时将i-Tree模型美学效益评估结果与SBE美景度评价结果对比分析,并依据研究结果对公园植物群落进行优化。旨在应用i-Tree模型对城市公园植物群落生态效益价值进行探究,为杭州地区单位空间高生态效益绿地的构建提供一定参考。研究结果如下:1共计调查乔、灌木1613株,隶属于39科62属74种。胸径主要分布在7.60-30.50cm,占比为67.08%;树高主要分布在250-1250cm,占比为69.87%。常绿树和落叶树分别占80.90%和19.10%;阔叶树、针叶树分别占79.11%、12.46%,棕榈占8.43%,公园整体表现以常绿阔叶树为主的景观风貌。树木总体健康状况水平在好、尚好、虚弱和死亡分别占65.59%、32.11%、2.23%和0.06%;RPI(相对表现指数)>1的树种共计42种,占调查树种总数的55.08%。所调查植物群落在空间结构上以混合式和“乔-灌-草”型复层模式为主;共划分为针阔混交型、常绿落叶阔叶混交型、常绿阔叶型、竹阔混交型这4种类型,其中针阔混交型群落数量最多,占比为40.62%。所调查群落的Margalef丰富度指数、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分别为9.628、0.911、4.427和1.035,其中针阔混交型群落的Margalef指数、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指数都最高,分别为3.109、0.843、3.171和1.229。(2)运用i-Tree模型评估得出所调查32个植物群落年生态效益总价值为450081.28元。节约能源、吸收二氧化碳、截留雨水、改善空气质量和美学效益价值分别为48111.36元、98334.72元、57805.44元、4005.76元和241824.00元,占比分别为10.69%、21.85%、12.84%、0.89%和53.73%。这五类效益按照价值量高低排名为:美学效益>吸收二氧化碳效益>截留雨水效益>节约能源效益>改善空气质量效益。(3)从不同类型群落来看,针阔混交型群落在节能、吸收二氧化碳、截留雨水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常绿阔叶型和针阔混交型群落在改善空气质量方面均具有优势;常绿落叶阔叶混交型群落在美学方面优势显著。从生长型来看,针叶树和落叶阔叶树生态效益较高。群落生态效益与群落单株平均效益、树木数量占比呈正相关,但因群落树木种类不同,与群落整体平均胸径未表现出相关性。(4)SBE美景度评价法与i-Tree模型对植物群落景观美学评价结果在群落排名次序、群落类型及不同功能区上都未表现出一致性,即景观视觉效果好的群落美学效益价值不一定高,反之亦然。(5)基于植物群落结构、生态效益、美景度评价研究结果,通过调整群落树种组成、平均胸径、层次结构,在确保满足特定功能区固有群落类型和结构的前提下,四个典型群落生态效益分别在原来基础上提升了33.44%、13.14%、46.24%、173.11%。各生态效益中美学效益价值增长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