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二内科和一内科自2005年7月至2006年12月间收治的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的NAFLD患者69例的中医证候特征及临床特点的分析,探讨NAFLD的中医辨证规律,从中医学角度探讨NAFLD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方法:对入组病例临床资料做如下分析:(1)入组病例中医证型一般性描述;(2)非酒精性脂肪肝合并2型糖尿病组(NAFLD+DM组)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组无合并2型糖尿病组(NAFLD-DM组)中医证候差异;(3)各中医证型组间血清学肝功能指标的差异;(4)各中医证型间血脂指标的差异:(5)各中医证型间体重指数(BMI)及血小板数(PLT)之间的差异:(6)不同B超检查分度间血清学指标,包括肝功能酶学指标及血脂指标的差异;(7)不同B超检查分度间BMI、PLT的差异。结果:(1)各中医证候组病例数量,痰瘀阻络证>脾虚湿盛证>脾气亏虚证>肝肾亏虚证;(2)NAFLD+DM组31例,占总研究对象的44.93%;NAFLD-DM 38例,占总研究对象的55.07%:(3)血清学肝功能指标四中医证型组间比较,ALP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指标(ALT、AST、GGT、DB、IB、TP、ALB、GLO及TBA)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4)四组中医证候患者血脂指标CHOL、TG、ApoA、ApoB、HDL-C及LDL-C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5)各中医证型BMI与血小板数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6)B超检查分度轻、中、重度脂肪肝组血清酶学检查指标ALT、TB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余指标(ALP、AST、GGT、DB、IB、TP、ALB、GLO及TBA)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B超分度(轻、中、重度脂肪肝)组间比较HDL-C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LDL-C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指标(CHOL、TG、ApoA及ApoB)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7)B超检查结果(轻度、中度及重度脂肪肝)组间比较,BMI及血小板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NAFLD患者中医辨证各证型间具有一定的差异,以痰、瘀、湿等实证者为多见,同时可见虚实夹杂及虚证者;NAFLD患者各中医证型与ALP可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NAFLD患者B超检查分度(轻、中、重度脂肪肝)与血清酶学指标ALT可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但B超检查分度的严重程度与血清肝功能酶学检查结果不相平行。NAFLD是一种多因素参与的临床病理综合征,临床对于NAFLD严重程度的判断需结合肝组织活检、B超、CT等影像学检查结果及血清肝功能等指标综合判断,才能得出较为准确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