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活在飞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知识本位的教育已然不适应时代的发展,世界各国、各地区、各组织均强调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核心素养是每个人成功生活、不断适应社会发展变化,不可或缺的共同素养。在我国分科课程体系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最终需要落实到具体学科的日常教学中去,其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生物课堂教学的灵魂。为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许多教研者对教学模式等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其中论证式教学近十年来成为科学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论证式教学,指的是教学中,以教学内容为基础,设计论证活动,让学生基于证据提出自己的主张,为自己的主张列举证据、说明正当理由并有理有据地反驳别人的质疑,从而形成大家比较接受的主张,有助于促进学生形成生命观念,锻炼理性思维,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培育社会责任。本研究主要包括文献综述、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进行论证式教学设计、实证研究三部分的内容。文献综述中,重点解释了“论证”、“论证式教学”的内涵,详细阐述了本研究论证式教学的基础——图尔敏论证模式,并介绍国内外论证式教学在科学教育中的教研现状。在如何进行论证式教学设计部分中,具体介绍了实施过程中常用的五种策略:主张表策略、两难情境、提问表策略、角色扮演策略、竞争理论。同时,对初中生物学中具有论证空间的四种类型的内容进行解释:探究实验类、重要概念类、生命科学史类、社会性科学议题类,并呈现三个教学设计案例。实证研究部分,对学习成绩处在不同层次P班(成绩一般)和Z班(成绩较好)的生物课堂进行论证式教学,并对学生的科学论证能力、科学态度、科学论证倾向进行了前后测,结果显示论证式教学对两个班学生提出主张的能力有显著性提升作用,其中,Z班学生的列举证据和正当理由的能力有显著提高;对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论证倾向虽然没有显著性改变,但是均值都有所提高,说明论证式教学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均适用,并有助于学生科学论证能力的提升。同时,对科学论证能力、科学态度、科学论证倾向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科学态度与科学论证能力各维度表现为弱相关,科学论证倾向与科学论证能力的高低成中等相关关系,说明科学论证能力与科学论证倾向相关性更大。最后,基于教学实践与实证研究结果发现:虽然学生的科学论证能力普遍不高,但论证式教学实践仍可以显著提高学生的科学论证水平,也适用于不同成绩层次的班级教学。因此,论证式教学是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教学模式之一,值得在各科教学中积极探究并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