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以希望什么?——康德希望问题研究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nspisee1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可以希望什么?”,这是康德哲学研究计划中的三大基本问题之一,可见,希望问题是康德整个哲学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康德表示,希望问题关涉其哲学体系中的“理论”和“实践”两大领域,即希望问题从性质上讲“既是实践的又是理论的”。而实践哲学和理论哲学本又是康德哲学的两大主题,因此,深入理解和梳理介于实践和理论之间的希望问题,对于全面把握和理解康德整个哲学体系及其精神归宿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更为重要的是,康德的希望问题是在其独特的哲学视域中展开的,其和人们一般地谈论的希望问题有本质上的区别:无论是希望的前提、希望的具体展开和指向对象,还是希望的实现方式等都有原则上的区别并自身独树一帜。康德对希望问题的独特解答,为人们理解希望、审视自身的当下和未来开拓了一个全新的视野,对作为“有限的理性存在者”的人之生存具有重大启示作用和现实意义。   本文的第一章将会梳理康德提出希望问题的复杂背景,以说明康德的希望问题,既具有深远的历史渊源及鲜明的时代印记,又具有理论对现实的深切关怀。传统形而上学走上日益衰微的迷途导致希望问题的消解、长期以来现实世界中出现的德福悖论及其导致希望的虚妄、西方近代启蒙运动由充满希望到希望“辩证法”带来的失望等等,构成了康德希望问题提出的独特背景。   本文的第二章将对康德的希望问题-“我可以希望什么?”本身作一个整体的交代和论述。这里涉及希望问题本身在康德视域中所蕴涵的结构层次、性质及文本线索。首先,从结构上讲,康德希望问题由三个部分(前提、指向对象和对象的实现)构成,而三个构成部分均具有的“显隐”二重性特征,相应地,三个构成部分的“显隐”二重性则蕴含着康德希望问题的“显隐”二重结构。即希望问题的“显性”结构-道德前提、幸福对象以及幸福的实现;“隐性”结构-道德的实现、幸福对象的道德定向(至善)、至善的实现。这个结构,是康德希望问题的基本线索。其次,对康德希望问题的性质作出一个定位。在分析希望问题具有“实践和理论的统一”性质基础上,还将对实践与理论的位置作出一个定位,在其中,实践的性质具有优先性,而希望问题的解答最终又指向对理论性质问题的解决。再次,本章还将表明,希望问题在康德这里,既是理性的兴趣问题,又是人类学的问题,这些复杂的性质融合,使希望问题成为了一个具有多维视域“融合”的复合问题,这超越了人们一般将其定位为单纯宗教问题的视域。   在梳理清楚康德希望问题提出的背景、希望问题的结构和性质等基本问题之后,本文的第三、四、五章将具体展开对康德希望问题的分析。第三章主要分析康德希望问题的“显性”前提-道德,这是康德谈论希望问题的一个基础性前提,道德前提使康德视域中的希望具有了自由的性质,这是他和一般人谈论希望问题的根本区别之一。在其中,还将涉及希望问题的“显性”对象-幸福,将幸福和道德放在一起作一个比较性的分析和定位。同时,还将分析为什么将单纯的幸福作为希望对象最终将无法实现的原因。第四章主要分析康德希望问题的“隐性”前提-道德如何可能。这是隐含在康德希望问题“显性”前提背后的更为隐秘的前提,因为,只有道德得以可能,“一切希望都指向幸福”的目标才具有实现的可能性。这里主要涉及到人性的善恶问题,人们如何能够实现“改恶向善”趋向德性的问题等。第五章主要分析康德希望问题的“隐性”对象-至善及其如何实现的问题。在康德视域中,希望问题指向的真正对象,也就是“隐性”对象是德福统一-至善,而非单纯的幸福。因此,至善的实现,也就成为了康德希望问题最终得以解决必须解答的问题。这里主要涉及至善实现的条件:社会历史条件、宗教条件等。   本文的第六章主要阐述康德希望问题所可能产生的积极影响。其一是积极的理论后果:康德视域中的自由之希望,实现了人类希望的启蒙,同时,康德的希望问题所导致的道德神学,实现了对传统宗教的一种“人本化”变革;其二是积极的当代启示:康德在希望问题中对幸福的独特理解和定位,给我国当前建设幸福社会的战略行动带来种种有益启示,康德希望视域中所理解的幸福正是我国文化缺乏或忽视的一种理性视角,另外,康德以道德、自由为核心的独特的“属人”希望视域,能为人们抵抗当今时代泛滥的虚无主义思潮提供宝贵的思想瓷源。
其他文献
分析了山西省谷子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小米食用品质改良中存在的不足:谷子生产中早熟区缺乏优质品种,中晚熟区和夏播区优质品种单一,种植时间长,退化严重,对谷子生产造成了较大
Flotation of indium-beard marmatite from Dulong multi-metallic ore in Yunnan Province of China was studied to improve the grades and recoveries of zinc and indi
关于白血病的诊断白血病发现迄今已有150余年历史。近55年来,由于骨髓穿刺技术的应用,已使白血病不致漏诊或误诊,形态学是主要的依据。白血病细胞的遗传学、免疫学和培养的
适值社会转型期的当下,道德滑坡、伦理缺失,尤其广大乡村社会,伦理问题已成为关系社会和谐稳定的大问题,这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很多学者认为,中国当下的伦理学研究应当下移乡村
一、病例选择:近阶段血压稳定升高的患者。二、观察方法:1.根据患者病情轻重及以往治疗情况,可酌情在不用其它降压药或维持原降压药及剂量不变的条件下,至少观察两周。在观
2002年新年伊始,众多媒体公布了中国证监会基金部主任张景华就“深高速引发47家基金巨额申购”事件所写的《给各基金管理公司总经理的一封信》。其行文洒脱而又不失严正,气势
21世纪是科学技术大发展的世纪。各个学科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呈现出了一种活跃的、实验性的、多元性的发展趋势。它的影响之大,影响之深已成为当今艺术领域
利用GFP(Green Fluorescence Protein)绿色荧光蛋白基因作为辅助性筛选标记基因,基因枪法轰击玉米自交系A188和Qi319未成熟胚的胚性愈伤组织。瞬间表达实验结果表明,轰击后GF
A technique including direct acid leaching,vanadium precipitation with alkaline,sodium hydroxide releaching,impurity removing by adjusting pH value,precipitatio
传统C制式无线列调系统,用大量的漏泄同轴电缆加房内中继器方式,解决山区无线通信,现已被另一种新的方式所代替。这种方式,可将安装和维护人员从繁忙的工作中解脱出来,使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