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技术的发展,课堂教学模式也在发生着变化,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作为授课的执行者来对学生进行授课解惑,而学生作为课程教学的受用者来接受教师的教授内容,学生的主动性不高,这种授课模式下学生无法调动学习积极性,也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所以传统的课堂授课模式亟需其他的授课模式进行补充和升级。“微课堂”这种教学新手段逐步地被院校所接纳,“微课堂”的发展也有目共睹,它的应用也逐步地扩展开来。而对于高职院校来讲,由于学生的学习基础薄弱进而形成了在学习上的懈怠,学习的专注力也不够集中,特别是在学习一些专业性比较强的课程的时候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几乎为零,特别是会计专业的相关课程,在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不强的情况下亟需其他的教学活动来进行弥补。“微视频”、“微课件”、“微问答”等教学活动就是很好的应用,利用这些新生的教学辅助模式充分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得学生能够自己合理地分配时间进行相应的学习,为学生的学习注入了新的动力,也为高职院校的教学活动提供帮助。本文的主要工作有:首先,在高职院校中选择一个专业来进行微课平台的开发,同时对课程学习的主体学生进行分析,分析该专业学习人群的学习愿望及学习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微课平台的研发。其次,本项目开发的高职院校微课平台在设计的过程中除了考虑人群的因素外,还对平台的功能进行了完整地设计和实现,它涵盖了教学过程中的因素,对系统使用的组织结构和用户进行了管理,对课程的种类和名录进行管理,对课程的详细资源如教案、教学计划、视频、练习、实验等信息进行管理,还单独设立交流区,让师生进行交流,最后能够对课程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如成绩分析等。最后,对平台进行了应用推广。在平台试运行阶段,在会计专业进行了推广,从师生的反映来讲,平台的设计是成功的,符合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课程建设,也符合学生的学习需要。综上,通过对成熟微课平台的借鉴和研究,并结合本校的教学实际开发了一套适合本校会计专业师生的微课平台,符合学校加强课程建设、优化教学结构的倡议,并增加了教学环节,实现了教学效果的提高。微课平台开发完毕后经过试运行显示开发时成功的,新的教学模式丰富了高职院校的教学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学科建设,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