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耐久性是混凝土结构的重要性能,2002 年修订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和《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 均增加了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基本要求,其中包括采取预防碱-骨料反应的措施保证工程耐久性。碱-骨料反应对工程的破坏是整体性的,且目前尚未有有效的修补方法,被称为混凝土的“癌症”。碱骨料反应已在世界许多国家造成损坏,每年引起的经济损失高达数千亿美元。国内许多大型工程都非常重视混凝土碱骨料反应问题,均采取了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但是新疆的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均未执行限制最大碱含量3.0 kg/m3的规定,且新疆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也未对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提出明确的要求。查新的结果表明在新疆的建筑工程领域尚未进行碱-骨料反应的研究。因此,课题对新疆混凝土工程是否存在发生碱-骨料反应的隐患,是否需要执行混凝土规范中有关碱含量限制的规定进行了研究。研究工作分三个进阶段进行。第一阶段,进行乌鲁木齐地区建筑用砂石的碱活性研究,从乌拉泊、西山、卡子湾和头屯河砂石料产区采集砂石样共120 个,送往新疆地质研究实验室进行岩相分析,分析的结论是送检的样品均含有较高比例的碱活性矿物,具有潜在碱活性。进一步用砂浆棒法进行检测,结果所有骨料砂浆棒的14 天的膨胀率达到0.198%~0.239 %不等,均大于规范规定的判断界限0.1%。碱活性分析的结论是:乌鲁木齐地区建筑用骨料是碱活性骨料,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规定应对二、三类环境中的工程限制单方混凝土的最大碱含量;第二阶段,对乌鲁木齐地区普通混凝土常用配合比的碱含量进行分析。采集了32.5 复合水泥、32.5 普通水泥、42.5 普通水泥、42.5 硅酸盐水泥进行了碱含量检测,检测的结果水泥的碱含量从0.7%~1.1%。水泥的碱含量以较低的水平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