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生物活性席夫碱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来源 :南京化工大学 南京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ngxuehai07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论文以水杨醛为主要原料,经发烟硝酸硝化合成5-硝基水杨醛,再分别与对氟苯胺、邻甲苯胺、邻氯苯胺及均三嗪的衍生物作用,合成了几种席夫碱,其与对氟苯胺、邻甲苯胺、均三嗪的衍生物作用合成而得的席夫碱未见报道.讨论了水杨醛硝化过程、5-硝基水杨醛的分离及各类席夫碱的合成过程中的一些影响因素.该论文对所合成的各类席夫碱进行生物活性初步测试,结果表明,所合成的席夫碱对供试菌种(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假丝酵母菌、毛霉菌、鼠伤寒沙门氏菌)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细菌的抑制作用强于对霉菌的抑制作用,且浓度愈高抑菌作用于愈强,其中,对氟苯胺席夫碱抑菌效果最为突出,是一种潜在的杀菌剂,可进一步深入研究.
其他文献
该文选择十八烷酸为模型化合物,以七个凹陷的未诹生油岩为研究对象,在较低的温度范围内,研究了未诹生油岩中的脂肪酸脱羧生烃动力学.在考察脂肪酸脱羧生烃各种影响因素的基础
丛枝菌根(AM)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能够与自然生态系统中80%以上的维管属植物共生,形成丛枝菌根。AM真菌能够促进宿主植物矿质营养吸收,增强抗逆抗病能力,对维持陆生生态系统及植物多样性有重要作用。由于AM真菌具有专性共生的特性,离体纯培养至今尚未实现。因此,AM真菌的单菌培养是40余年来人们一直探索的关键技术,也是AM真菌研究的重点和热点。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开展AM真菌单菌培养的研究工作。本论文研究
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燃烧产生大量的污染物,其中以CO2和SO2为代表的酸性气体的危害最为严重,可造成全球变暖和酸雨等一系列问题。离子液体(IL)具有不易挥发、功能性质
随着全球石油资源劣质化程度的加深,炼厂处理超重原油已成必然趋势。超重原油处理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质量更为低劣的残渣油,传统的延迟焦化工艺和加氢裂化工艺难以将其有效地加
  目的 回顾性总结病灶刮除、残腔打磨、电刀烧灼处理肿瘤残腔治疗25例I级软骨肉瘤患者的效果,患者术后功能情况及肿瘤学情况,探讨刮除术治疗I级软骨肉瘤的有效性及可行性。
  目的 报道幼儿血源性锁骨骨髓炎坏死骨摘除后锁骨再生1例.方法 男,3岁,2009年6月21日不明原因左肩部疼痛、高烧(T:38℃~39.5℃),炎症三反应均增高.经抗生素治疗,体温逐渐趋
会议
  目的 软组织肉瘤切除后的缺损多由肌皮瓣或游离皮瓣修复.但切除肌肉可能造成功能障碍,且部分区域缺乏可靠的血供.本研究目的在于应用穿支螺旋桨皮瓣修复肿瘤切除后的软组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