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选择性颈淋巴结清扫术(selective neck dissection,SND)与完全性颈淋巴结清扫术(comprehensive neck dissection,CND)对cN0、pN+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患者的治疗效果。 方法:收集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口腔颌面外科2013年1月到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病理诊断为舌和口底cN0、pN+的OSCC患者,根据颈淋巴结清扫方式的不同将这些患者分别归入到SND组和CND组,记录每份病例资料的基线数据,即患者年龄、性别、部位、吸烟史、饮酒史、淋巴结状态、病理学分期等。首次治疗结束后第一天开始计时,随访3年进行体格检查:第1~2年,每3个月进行一次体格检查;第3年以后,每6个月进行一次体格检查。每次复查行颈部CT检查,观察淋巴结状态。术后从颈部的轮廓、提肩功能和感觉功能等方面评估。颈部触诊没有触及淋巴结,原发灶不存在肿块及溃疡者认定为无复发;存在原发性肿块或通过淋巴结活检被确诊者认定为复发。统计采用不同颈淋巴结清扫术后患者的复发情况,并作统计学分析。并发症的判断是基于皮瓣坏死、感染、出血、乳糜瘘和涎瘘等情况的发生。两组患者的基线统计数据,颈部复发率和并发症的比较采用x2检验。P值<0.05被认为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收集病理诊断为舌和口底cN0、pN+状态的口腔鳞癌患者119例,其中SND组56例,CND组63例。两组间的基线数据未发现统计学差异(P>0.05)。SND组和CND组间3年颈部复发率(25.0%vs 28.6%,P>0.05)无显著性差异;相比于CND组,采用SND的颈淋巴结清扫方式具有更少的并发症 (3.6%vs 12.7%,P<0.05)。 结论:对于cN0、pN+的OSCC患者,相比于CND,SND为其最佳的颈部淋巴结清扫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