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化工反渗透浓水预处理工艺研究

来源 :北京化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ojugj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淡水量的日益减少,工业用排水政策逐步缩紧,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在提高水源重复利用率上做工作,膜浓缩工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随之而来的就是浓水处理的问题,水源经过多次浓缩之后,浓水中的化学需氧量(以下简称“COD”)、氨氮、总氮、总磷等指标都有超标的风险。心连心公司是典型的煤化工企业,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在节水减排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本论文以心连心的反渗透浓水为研究对象,通过试验、考察等途径寻找一种方法对浓水进行预处理,实现浓水的达标排放或为近零排放工艺的实现奠定基础,并建立浓水预处理研究装置,进一步验证处理效果,该课题的研究为煤化工行业浓水的预处理提供了实际的参考意义。本论文对生物法、臭氧催化氧化法、电催化氧化法和微波法进行了理论对比分析,并以心连心公司的反渗透浓水为水源做了中试试验,最后参考这些处理工艺在其他行业不同废水上的应用情况,最终选择了臭氧催化氧化法。建立300 m3/h的浓水预处理研究装置,将浓水的COD从100 mg/L左右降至40 mg/L以下,同时对100 m3/h中水回用反渗透的浓水单独进行脱氮处理,将总氮从50 mg/L左右降至10 mg/L以下,最终实现浓水的达标排放:COD≤40 mg/L,氨氮≤2.8 mg/L,总磷≤0.5 mg/L,总氮≤15 mg/L。COD和总氮降解的吨水总处理成本2.588元,浓水预处理装置正常运行后,公司的各级反渗透都可以正常运行,为节水减排的实现提供保障。
其他文献
本文以醋酸镉、丙醇、丙三醇、三乙胺组成的先驱体溶液作为起始物,采用溶胶-凝胶法,利用旋转涂覆技术,于玻璃基体上制备了高透过率、低电阻的氧化镉薄膜.研究了薄膜的光学性
以秋季机采叶为原料,采用不同加工处理,制作微波固样和毛茶,对其进行感官审评和理化分析,探讨不同加工技术对绿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不同调温调湿摊青处理,以轻摇加重
海湾是一面为大海,其他三面环绕陆地的海洋水域。采用合理的方法研究海湾,对于海湾的综合利用开发意义重大。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两种不同类型的海湾的动力地貌特征演变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