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朝鲜时期“子见南子”诠释史论

来源 :扬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yuehu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语》一书中,“子见南子”一章由于孔子与南子身份特殊,以及史料语焉不详,在《论语》诠释史上尤其令人瞩目。论语学是东亚儒学研究的核心之一,在东亚论语学视角下,对古代韩国的“子见南子”诠释史作出整体观照,梳理中韩古代“子见南子”诠释史的特点与分野,有助于理解东亚儒学诠释史的相关问题。古代韩国“子见南子”诠释集中于李氏朝鲜时期(1392-1910)。其诠释史的草创时期,李滉、李珥以谚解《论语》为主,稍后的宋时烈、李惟泰等人虽时有创见,但大致不脱朱注;至李朝中期,李縡、李瀷等人的相关诠释新见迭出,崔左海、丁若镛等学者的论断亦精;李朝末期,“子见南子”诠释重回朱子之学的笼罩之下。李朝《论语》诠释史除了以朱子之学为基本学术依归外,还存在一个独特现象:集中就孔子的“圣人气象”发问,最终又为孔子圆说。前人普遍称孔子之贤在于见南子而能保持德行,李朝学者则称应在于孔子是否有意挽救卫国危机。通过刻意的错置情境,李朝学者将孔子见南子的背景设置在卫国动荡之时,将“行道”具象为救卫国之难,这与中国“子见南子”诠释史中抽象的“行道”有异。崔左海、丁若镛是李朝“子见南子”诠论特出的两位学者。其中,崔左海阐发了“圣人生物之心”,丁若镛详考古之“五礼”以证孔子见南子之合礼性。二人真正关注的不是前人争论的礼制问题,其根本出发点在于通过重构语境,从政治学的角度,使事实判断服务于道德判断,其诠释目的最终指向忠国爱族的政治理想。李朝中期,士祸频出,历经士祸传承下来的道义精神,被儒者投射到经典的解读上,通过掘发文本中“救国”的政治意蕴,以期恢复原始儒学的社会功能,整顿社会伦常秩序。与古代韩国不同,中国“子见南子”的诠释史跨度达两千年。秦汉时期孔子形象为流言缠扰,魏晋玄学以天命论解释“子见南子”,其后宋代朱熹强调理解圣人之义,清代则以毛奇龄考据最为严谨。中韩古代“子见南子”诠释史的差异从小处说,是诠释法、圣人观、主体性的差别,从大处说,是时代背景、政治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悬隔。李朝学者通过集中训释古事、错置情境等手段,兼顾诠释有效性和多样性,使文本意义的延伸圆融贯通。在李朝内忧外患的国情下,“子见南子”诠释寄寓了经邦治国的政治意蕴,以寻求儒家道义价值的重振。就此而言,东亚儒学的诠释史又具有显著的共通性,即以文本诠释为路向,以载道本位为旨归。
其他文献
目的:骨质疏松症(osteoprosis,OP)是一种由成骨细胞的骨形成功能异常和(或)破骨细胞的骨吸收功能异常所导致的以骨量和骨强度减弱为特征的代谢性骨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目前
随着行政管理手段的日趋多元,行政协议作为一种替代传统单方行政行为的柔性行政手段,在行政管理实践中被广泛应用。其既具有单方行政行为的强制性,也具有民事合同的合意性,这使得行政协议在治理社会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行政协议的出现使得行政主体与相对人从原来的管理与被管理的二元对立关系转变为有着共同利益与目标的合作关系,使公民参与治理的积极性得以提高,政府对社会的治理变得更加顺畅。然而,由于我国行政协议
随着二十一世纪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个人信息在传播过程中给人们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影响到个人信息安全,威胁着公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因此,对保护个人信息尤其是刑法保护方面,
目的:无机砷是广泛存在于地球土壤和基岩中的环境污染物。饮用水砷中毒已成为全球范围内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砷暴露与多种疾病密切相关,可导致肝、肾、脾和肺等多脏器损伤。砷诱导的氧化应激是目前砷毒性被广泛接受和研究的机制之一,而ROS的过量产生也可能会诱导炎症反应的发生发展,成为机体炎症反应发生的关键信号传导分子。研究表明,肝脏和肾脏均为砷代谢过程中的重要靶器官,长期砷暴露会提高肝肾疾
五声性赋格是从西方赋格形式中发展后被我国作曲家引入中国化的一种音乐表述形式。20世纪以来,经过中国作曲家的积极探索,复调音乐在中国也形成了一套完善的“教授、学习、写作”体系。《序曲与赋格》是作者的毕业作品之一,是一首三声部二重赋格钢琴作品,主题一采用了C宫调式创作主题,主题二采用山东鲁中山区地方民间祭祀音乐素材,两个主题分别在作品的序曲、呈示部、综合展开部、以及综合再现部都有出现,主要特征有:1五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国度以及全球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社会主义国家,一直以来备受西方媒体的青睐。探索频道作为西方媒体的代表,始终重视涉华题材以及华语市场,他们制作与播放了大批次的涉华纪录片,形成较为厚重的创作类型,成为当前纪录片研究的新热点。本文以“探索频道涉华纪录片的题材”作为研究对象,以“1998-2018”年间探索频道制作与播放的涉华纪录片作为典型文本,着意的探讨在不同时代语境下、不同话语
目的:对于已诊断肺炎支原体肺炎在影像学上以间质性炎症改变为主的患儿,探讨其临床特点及日后1年内再次出现喘息以及是否能发展为哮喘之间的相关性研究。方法:收集2017年1月~2
目的:探究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对小鼠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 mellitus,T1DM)的预防作用,为MSCs防治糖尿病提供新的理论与实验依据。方法:1、小鼠骨实质来源MSCs的分离培养与鉴定。取7日龄C57BL/6小鼠的股骨和胫骨,骨片法分离培养骨实质来源的MSCs,利用流式细胞术(fluorescence activated
目的:本研究目的是调查中国东北地区口腔恶性肿瘤患者接受即刻游离皮瓣修复术后的生存质量,同时对尺侧前臂游离皮瓣(UFFF,ulnar forearm free flap)、桡侧前臂游离皮瓣(RFFF,
本文主要研究了2011年至2017年广西民族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简称:汉硕)专业学位论文在选题对象、研究方法和写作形式三个方面的情况,旨在为今后汉硕论文的撰写和汉硕专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