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少数民族”的孤独

来源 :重庆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6034699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新时期以来,少数民族文学异军突起,逐渐走向繁荣。纵观南北方少数民族文学作品,无论是题材选择还是表达方式,很容易发现两者存在细微的差别。其中北方少数民族作家的文学书写会呈现出强烈的民族身份意识,而南方少数民族作家对本族和汉族的两种文化认识则有些模糊和暧昧,更像是一种“孤独感”的呈现,在某种程度上,这种独特的情怀很难用民族文化身份或者民族认同来界定,所以本文将南方少数民族作家身上散发出来的气质用“孤独感”一词概括,并着重探讨这种孤独的情怀。土家族是南方比较有代表的少数民族之一,而陈川作为土家族作家,十分具有研究意义,本文将陈川作为一个切入点,从陈川这个土家族作家的身份去观照整个南方少数民族作家身上的共性—孤独感,这种徘徊于民族性与主流文学的边界的孤独体验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本文则拟定题为“‘南方少数民族’的孤独——陈川小说的‘民族性’与‘地方性’书写”,主要以渝东南土家族作家陈川为研究对象,分析他作为土家族作家所具有的特殊文化意义,从他所建构的叙事话语来反观南方少数民族文学的一个横截面。本文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绪论主要介绍了研究的问题以及意义。正文包括三个章节,其中第一章重点分析了汉语语境下土家族文学对陈川的影响及陈川在创作过程中的特殊性;第二章重点分析陈川的“民族性”及“地方性”书写,探讨在这两种书写中呈现出来的孤独审美体验,透视土家族发展与现代化进程中的独特文化书写,通过这些观点,发现孤独审美体验不止是个性表现,甚至是整个南方少数民族作家的共性表现;第三章研究陈川小说中的美学探索,叙事艺术的民族性探索,魔幻现实主义、意识流的运用,更好地将小说中的“孤独”体验呈现出来。结语通过对陈川小说的定位,试图找到整个南方少数民族作家的共性所在,通过对个体的研究达到对整个南北方少数民族作家的差异性分析。
其他文献
<正> 根据建设部(90)建设字第268号“关于勘察设计单位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乙级单位也应按国家计委1987年计设[1231]号文件提出的勘察设计单位推行TQC
本文围绕《考工记》章节内容的介绍,展开对艺术、设计及其理论、实践、教育各层面所关注的问题的探讨,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圣数”概念,继而将造物和伦理、数据和美学、科技与
美国糖尿病学会,糖尿病控制与合并症试验(DCCT)研究与我国糖尿病防治的联系池芝盛本刊第2卷第1期全文转载美国糖尿病学会、糖尿病控制与合并症试验(DCCT)研究组发表的论文。此研究的结果是非
唐末诗人张为《诗人主客图》(又称《主客图》、《唐诗主客图》)将施肩吾列为广大教化主白居易之及门弟子。从创作上看 ,施肩吾及白派之门有三个理由 :①内容艳丽 ;②风格浅切
内蒙古呼和浩特至准格尔铁路是内蒙古自治区“十五”重点工程建设项目,是一条以鄂尔多斯能源基地为依托、以煤炭运输为主的地方铁路。铁路北起京包铁路呼和浩特西站,途经呼和浩
本文以当代印度英语小说"朱鹭号"三部曲和《孟加拉特色谋杀案》中的中国形象为解读对象,分析印度作家在中国人物塑造方面对中国传统文学手法的借鉴,以及他们在作品中所呈现出的
目的探讨并比较磷酸钙/硅酸钙/泡铋矿复合水门汀(CPCSBi)与Dycal、氢氧化钙(CH)用作盖髓剂时的理化机械性能。方法采用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分析CPCSBi主要物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的诗歌领域之研究,"流派"是重要的范畴之一。其重要性在于,流派介于文学总体与作家个体之间,所处理的对象是文学家个体与群体的关系问题。"诗
基于市场需求的拉动与人工智能技术的推动,规模定制生产正在悄然兴起。分析人工智能技术对规模定制生产服务模式的发展趋势的影响,以及总结规模定制生产服务模式未来发展需要
科技成果转化评价在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水平、推动科技成果商业化和产业化、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具有十分重要作用。分析了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转化目前评价体系及存在的问题;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