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和途径,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的任务之巨大显而易见。面对国际形势巨变和国内形势日益多变的社会,大学生怎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高校怎样能够使大学生获得和接受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增强和改进我国现有的思想政治课实效性对于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充分总结经验和教训,查找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因素,不断改革和创新,发挥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主渠道作用势在必行。本文结合吉林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发展的现状,分析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性质和功能,阐述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评价标准和增强其实效性的意义,采用文献分析法、社会调查法对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缺乏实效性的实际状况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对策建议。本文共分为五章,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第一章是前言,介绍本文的选题背景及意义,对相关文献进行评述,对本文所依据的理论基础进行系统的阐述,说明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二章阐述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性质和功能,通过总结归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内涵及体现形式,总结出五个评价标准,进一步阐述了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意义,阐述了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能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提供思想保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可靠接班人,同时也是培养具有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要。第三章通过从学生和教师两个角度进行实地调查,分析了当前吉林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现状。吉林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在改革中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是也存在实效性欠缺的问题。第四章分析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欠缺的问题,具体表现为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部分学生社会责任感淡薄、部分学生价值观存在偏差、部分学生心理素质薄弱、部分学生存在高分低能及逆反心理、部分学生集体意识淡薄。又分析了问题的成因,一是教学管理观念落后;二是教师素质参差不齐;三是教学模式传统单一。并针对每一个问题进行了具体分析。第五章从教学管理、师资队伍、教学方法方面提出了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对策建议,进一步从情感教育方面重点阐述了情感因素在思想政治教学方面的应用和作用,并阐述了如何利用情感来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