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EEE802.16e的符号同步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eer408492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IEEE 802.16e是工作在2~6GHz频段支持移动性的宽带无线接入空中接口标准。制订IEEE 802.16e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既能提供高速数据业务又使用户具有移动性的宽带无线接入解决方案。正交频分复用(0FDM)技术由于能有效对抗多径且具有较高的频谱利用率,被IEEE 802.16e采用,成为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候选方案。 IEEE 802.16e要求系统在高速移动的情况下实现数据的高速率、高质量传输,这对OFDM系统的同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本文重点研究工EEE 802.16e OFDM系统的无线移动通信信道和符号同步技术,并在picoChip平台上做出了实现。 首先本文介绍了IEEE 802.16系列标准和国内外的研究动态,并在分析IEEE 802.16e标准特点的基础上对OFDM技术进行了详细阐述,包括符号定时偏差和非理想信道对OFDM系统的影响,指出本文的研究重点。 接着,本文对无线移动通信信道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包括其主要特征、多径衰落和多普勒扩展对其产生的主要影响以及无线通信信道的建模。同时,本节对存在多径效应和多普勒扩展的无线通信系统进行了建模和仿真。这部分还对IEEE 802.16工作组推荐使用的固定无线接入信道SUI模型进行了分析和建模、仿真,得到其主要特征。 其次,本文对OFDM同步系统中的符号同步算法进行了研究。详细分析了基于训练序列和基于循环前缀的两类典型符号同步算法。对比了以Schmidl和Cox的算法的和以Vande Beek的算法为基础的两类主流算法,这两类符号同步算法易于实现,计算量小,但都存在着相应的不足,文中分别针对各种算法指出了改进的建议并给出了实例。最后还对一种针对IEEE 802.16e OFDM256物理层的同步机制进行了评估,验证了同步算法在IEEE802.16e协议下的可应用性。 最后,本文还描述了OFDM同步系统的硬件实现,设计了基于picoChip平台实现IEEE802.16-2004 OFDM用户站(SS)物理层同步系统。这部分全面介绍了picoChip并行多核阵列处理器和开发平台的硬件系统组成;介绍了基于此平台进行系统开发的发流程:同时详细阐述了picoChip PC8620 SS的设计过程,包括系统的顶层设计,控制结构、同步系统设计和在同步系统中粗频偏估计和定时跟踪两部分同步算法的具体实现。 本文的最后一部分对全文作了总结,并针对前期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工作提出了展望。
其他文献
雷达散射截面(Radar Cross Section,RCS)是雷达目标特征信息中最重要、最基本的一个物理参数。当前普遍采用静态方法测量目标RCS,测量结果不能真实地反映目标的动态特性,采用
现代隐身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超低空突防技术的大量运用,使得目标的RCS降低或者信杂比降低,高分辨技术是检测低RCS或者低信杂比目标的有效途径。脉冲压缩和合成宽带为两种主要的
在电信业务发展过程中,传统电话业务与数据业务融合到统一的网络中。这样的网络被称为下一代网络(NGN:Next Generation Network)。媒体网关在NGN网络中提供多种业务,如信令网关(
接入网技术与骨干网技术发展的巨大差异导致了制约互联网进一步发展的新瓶颈的产生。以太无源光网络(EPON-Ethemet Passive Optical Network)技术正是在这种形势下诞生的。它
本文以无线局域网分布式竞争型信道访问机制为主要研究内容。首先介绍了802.11无线局域网的发展历史和基础知识,以及协议目前的最新进展。随后详细介绍了802.11和802.11e提供
本文对嵌入式生理参数监测系统及其在情感识别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研制开发了一套在局域网内使用的生理参数监测系统,实现了数据采集、数据分析以及数据显示的实验平台。该试
平流层通信是未来空-天-地综合通信网络的关键节点,相对于地面通信和卫星通信,它拥有独特的优势。然而在平流层平台和地面用户的通信过程中,特别是当用户处于平流层平台的低
量子雷达是一种基于量子物理机理的新的目标探测技术,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与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针对量子雷达目标散射特性问题展开研究,主要内容包括:量子雷达目标探测机理
一般的目标识别系统无法在观测整个大范围场景中目标动态的同时又对远距离目标的细节信息进行获取。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设计出一种基于类属超图的双摄像机协同特定类目标
星载TDI CCD(Time Delayed and Integration Charge-coupled Device)红外相机是对弱小目标进行探测的核心设备,相机的视轴指向精度是对目标进行高精度跟踪定位的关键因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