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氧化葡萄糖酸杆菌提高甘油到二羟基丙酮的低成本生物转化

来源 :华东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mudh1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氧化葡萄糖酸杆菌(Gluconobacter oxydans)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膜上有丰富的脱氢酶,能够立体选择性氧化多种羟基化合物生成相应的醛、酮或酸。这一特性使得它在生物工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其中利用其膜结合PQQ依赖型山梨醇脱氢酶(mSLDH,由sldAB基因编码)迅速有效地将甘油氧化为二羟基丙酮(DHA)的工业生产就是典型的例子之一。在本实验室前期的工作中,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对氧化葡萄糖酸杆菌的膜结合PQQ依赖型葡萄糖脱氢酶基因(mGDH,由mgdh基因编码)进行敲除,从而去除了由于该酶的存在而导致细胞在葡萄糖发酵液中易酸化的途径,成功实现了用相对廉价的葡萄糖培养基得到更多G.oxydans菌体,降低其工业成本。在此基础上,本课题将进一步在mGDH基因敲除菌上构建针对于DHA生产的低成本、高产出菌。主要是对mGDH基因敲除的G.oxydans进行分子改造及调控代谢网络,通过优化菌株对葡萄糖的利用和提高DHA生产能力整合起来进行研究,从而达到降低其生产成本和提高菌株催化DHA能力的目的。同时研究了葡萄糖对G.oxydans酶表达量的影响,为进一步挖掘开发G.oxydans的催化能力提供一定理论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比较G.oxydans DSM2003和621H两种静息细胞对甘油、乙二醇或乙醇的催化能力,并研究了溶氧对催化反应的影响。两种G.oxydans氧化甘油的能力都比较强,但是在溶氧水平较低时G.oxydans621H生产DHA的能力更强。G.oxydans DSM2003能够将乙二醇几乎全部氧化为羟基乙酸(副产物少),但仍然会剩余较多底物。G.oxydans621H生产羟基乙酸和乙酸的能力都很低。  2、在mGDH基因敲除菌上构建针对于DHA生产的低成本、高产出的基因工程菌。将mgdh基因缺失的GDHK菌株在葡萄糖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上经过50天实验室适应性进化实验,得到GDHE菌株。在GDHE菌基因组上对adhA基因进行缺失,去除甘油代谢的另一支路,得到GDHE△adh菌株。分别将具有不同启动子能过表达sldAB基因的表达载体转入到GDHE△adh菌株,但所得到的GDHE△adhoBBR-PtufbsldAB和GDHE△adh pBBR-sldAB突变株的生长明显变弱。将葡萄糖作为唯一碳源,对上述这两种菌株进行实验室适应性进化,得到葡萄糖培养基上生长情况得以改善的GAT和GAN两株菌株。  3、比较山梨醇和葡萄糖培养基上G.oxydans基因工程菌生产DHA的能力,同时初步探讨了葡萄糖对G.oxydans相关酶和代谢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葡萄糖培养基上得到的GAN菌株静息细胞氧化甘油为DHA的能力最强,达到预期的目的。首次报道葡萄糖可能会诱导包括膜结合山梨醇脱氢酶,膜结合乙醇脱氢酶和葡萄糖酸脱氢酶在内的某些脱氧酶的表达。
其他文献
  采用纳米或微米碳化硅颗粒作为摩擦性能调节剂,环氧树脂和腰果壳油改性酚醛树脂作为粘结剂,通过热压成型制备了针刺碳毡/树脂基湿式摩擦材料.研究碳化硅颗粒、制动速度对湿
  本文利用微波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法(MPCVD),在天然金刚石的(100)、(110)以及(111)晶面上进行了同质外延生长单晶金刚石的研究,分析了这三个晶面上同质外延生长特点。结果
会议
会议
  本论文通过对石墨烯碳基材料的表面调控,实现了对氧还原反应催化性能的提升。期中包括,实现对石墨烯的分子掺杂,以此来调控石墨烯表面的电子结构和催化性能;并通过电化学微操
  选择性断键是绿色经济地降解并全成分回收热固性树脂复合材料的关键。本文利用AlCl3/CH3COOH催化体系选择性地打开C-N键,将环氧树脂降解成为结构明确的分子片段,同时回收得
化学农药过量使用导致的虫害耐药性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以昆虫病原真菌作为生防农药来防治虫害的策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昆虫病原真菌在防治虫害的实际应用中却
  采用化学气相渗透结合前驱体浸渍热解工艺制备了ZrB2-SiC复相陶瓷改性C/C复合材料,研究了复合材料在2100℃的电弧风洞烧蚀性能,并阐明了材料的烧蚀机理.复合材料具有独特
会议
按照2010年前3季度财务费用占净利润的比重来评估A股化肥、农药上市公司的财务费用压力,我们发现,在化肥上市公司中,赤天化的财务费用占净利润的比重最高,达到7024%;在农药上
  本论文以聚乙二醇为碳源,与氧化锡复合用于锂电池电极。随后,分别采用高导电性的氧化石墨和单壁碳纳米管对材料进行掺杂,提高材料的电化学性能。通过对复合材料的XRD、TEM、
  为实现碳纳米管与金属基体的有效结合,获得制备金属基复合材料所需的碳纳米管增强体,对碳纳米管进行表面改性与镍包覆处理,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对碳纳米管进行表面改性,利用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