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给予膀胱肿瘤二次电切的临床疗效评估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linux_02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收集术后病理回报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其且给予膀胱肿瘤二次电切和符合标准但未给予二次电切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给予经尿道膀胱肿瘤二次电切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总结其在降低膀胱癌复发、进展,发现残留癌组织的作用。资料与方法:本文献通过统计吉林大学第一医院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共2年期间经术后病理学送检证实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并且符合膀胱肿瘤二次电切指征的临床患者资料,以上患者手术均由同一术者所做。分别统计接受膀胱肿瘤二次电切手术及未接受膀胱肿瘤二次电切患者的临床资料,得出两组患者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常规随访的复发率、进展率情况。其中观察组(33例):男24例,女9例;年龄28~78岁,平均60.55岁。对照组(60例):男42例,女18例;年龄46~84岁,平均69.8岁。通过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经尿道膀胱肿瘤二次电切在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纳入统计的患者术后常规进行随访,统计分析2组患者术后复发率及肿瘤进展情况。其中观察组纳入统计的患者为33例,术后3个月复发1例,术后3-6个月复发1例,术后6-12个月复发1例,总复发率为9.1%,且无1例发生肿瘤进展。对照组纳入统计的患者为60例,术后3个月复发1例,术后3-6个月复发4例,术后6-12个月复发7例,术后1-2年复发8例,总复发率为33.3%,其中2例进展为T2期肿瘤,1例进展为T4期肿瘤。结论:(1)膀胱肿瘤二次电切可以发现并及时清除首次电切术后残留的癌组织。(2)膀胱肿瘤二次电切能够降低NMIBC术后肿瘤复发率。
其他文献
深化职业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满足企业用人需求,专业教学改革是关键,更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文章从中职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教学资源建设、
众所周知,在一切资源中,人力资源是最为宝贵的资源。同时,企业的发展与员工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是离不开的。而人力资源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除了自身所具备的素质外,企业对
线粒体外膜上存在一类电压依赖性的阴离子通道(voltage-dependent anion channel,VDAC)蛋白,它能让一些小分子物质(如ATP、ADP)、DNA以及tRNA等进出线粒体。VDAC蛋白也在细胞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钙治疗高龄慢性肾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在海南省人民医院医疗保健中心住院的年龄≥80岁的高龄慢性肾病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
全球化以来,世界经济经历了四次大的失衡。每次失衡的背景和表现不尽相同,相同的是发达国家获益,不发达国家相对受损。全球失衡的根源在于国家发展的不平衡,个别国家取得霸权
最近 10年来 ,斜拉桥除跨度有大幅度增大外 ,其它方面的技术也有了新的演变。重点介绍了斜拉桥柔性梁、低塔斜拉桥、多跨斜拉桥及紊流风动力反应等若干技术的最新发展及应用
目的通过姜黄素(Curcumin)对体外培养的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Human keloid fibroblasts,HKF)的异常增殖、细胞凋亡及各周期的影响,初步分析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1)体外培
本文首先介绍了PLC自动门的背景,然后展开了对自动门的简单介绍,接着对于PLC在自动门里的运用展开了详细的叙述,包括了硬件的构成作用以及相应的工作原理,最后对于使用PLC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