皱褶假丝酵母(Candida rugosa)脂肪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z06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脂肪酶的工业化应用领域越来越宽,获取更多具有不同特性的脂肪酶及其基因资源,并实现规模化生产,成为生物技术的研发热点。皱褶假丝酵母(Candida rugosa,原名Candida cylindracea)脂肪酶(CRL)是脂肪酶中较为重要的品种之一,可以催化脂水解、酯交换、酯合成等反应,广泛应用于油脂加工、食品、医药、日化等工业领域中,其含有多个同工酶,性质特异,并均能在异源宿主中实现一定程度的表达、分泌,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本文从皱褶假丝酵母(ATCC 14830)菌株出发,以总DNA基因组为模板扩增出六个脂肪酶基因(lip1-lip5和lipJ08)。其中,基因lipJ08的全长序列为首次报道。同时,通过置换17个非常规丝氨酸密码子,实现了lipJ08基因在巴斯德毕赤酵母(GS115)中的异源表达。主要工作如下:   (1)借助生物信息学,对已克隆的皱褶假丝酵母脂肪酶全长基因序列进行同源比对,根据保守序列设计引物,在基因组DNA水平上,从皱褶假丝酵母(ATCC 14830)菌株中克隆得到六个脂肪酶基因(lip1-lip5和lipJ08),其中lip1-lip5序列与已报道的皱褶假丝酵母脂肪酶同工酶相同,lipJ08基因为皱褶假丝酵母脂肪酶新的同工酶基因。序列分析表明,lipJ08基因全长为1650 bp,编码549个氨基酸,包括一个含15个氨基酸残基的信号肽,成熟脂肪酶由534个氨基酸组成。   (2)由于C.rugosa脂肪酶基因中存在非通用密码子CTG,编码Ser,而在毕赤酵母中则编码Leu。因此,使得以Ser为脂肪酶活性中心的皱褶假丝酵母脂肪酶异源表达时得到的是没有催化活性的表达产物。利用重叠延伸PCR(Over-lap extension PCR)技术对lipJ08中的17个CTG位点进行了突变改造,转换为在毕赤酵母中编码Ser的TCT,突变基因命名为MlipJ08。   (3)将lipJ08和MlipJ08分别亚克隆到表达载体pPIC9K中,成功构建了表达质粒pPIC9K-lipJ08和pPIC9K-MlipJ08,并将表达载体电转导入巴斯德毕赤酵母(GS115)中,成功地得到分泌表达。SDS-PAGE结果显示,表达的LIPJ08和MLIPJ08的分子量大小约为60 kDa。酶学特性研究表明,经密码子改造后获得的重组脂肪酶MLIPJ08对橄榄油的水解活力达4.65 U/mL,而LIPJ08活力几乎检测不到;MLIPJ08的最适温度为37℃,最适pH为7.0,对长碳链(C16)和短碳链(C4)pNp酯的水解活力高于对中碳链C8、C10和C12 pNp酯。
其他文献
  本文在国民经济核算理论的基础上,根据联合国最新的国民账户体系(SNA2008)和森林资源清查数据,编制了2003-2008年森林碳汇经济核算的实物量、价值量账户,并对森林碳汇价值进
会议
人类生存及从事一切生产活动所依赖的基础资源之一是水资源,但是人类自身文明的发展对水环境乃至全球环境带来了灾难性的破坏,时至今日,世人迫切需要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问题。中国
任何制度都有一定的价值预设,价值理念是整个制度大厦的基础.政策欲发展,理念要先行.谈政策的价值理念包含两个方面:政策是否拥有科学的、先进的价值理念;价值理念如何解释和
水是人类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源,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伴随经济的发展,生活和生产用水的压力日益增加,输水管道系统也在不断建设。长距离有压输水管道,具有输送平稳可靠、不易
  环境经济政策评估是指对环境经济实施成效与效果的评估,实施环境经济政策评估对改进和完善环境经济政策决策具有重要意义。虽然近些年我国环境经济政策体系建设加快,但是由
会议
环境经济政策已经被普遍认为是当前解决环境问题最有效、最能形成长效机制的办法.中共"十八大"报告及十八届三中全会对环境经济政策建设更是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分析了我国环
本文从环境治理的角度,对环境治理三种工具(命令与控制、环境税和排污权交易)分别进行评价,然后借鉴Shavell(2011)的社会福利模型分析框架,分别比较这三种环境政策工具的社会
水库工程是防洪工程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有效的和防洪堤防以及蓄洪带配合使用,充分发挥防洪工程体系对洪水的拦、排、分、蓄作用。防洪会商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防洪减灾非
随着点源污染控制水平的提高,非点源污染问题日益凸显。开展植被过滤带对径流中非点源污染物净化效果的试验研究,对水污染综合治理与水资源保护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与现实意义。
甘肃省至今共报道苔藓植物56科185属506种,其中藓类植物38科155属432种。总的说来,对甘肃省苔藓植物的调查研究远远落后于其他省份,尤其是对白龙江流域苔藓植物系统研究尚属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