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在石油开采业中,油基钻井液因其强大的抗污染能力和页岩抑制作用等特点而被大规模使用。但它与水泥浆并不相容,这是因为其具有的亲脂性会给固井带来困难。而在注水泥作业之前打入冲洗液便是经过人们不断实验探索发现的一种解决方法,冲井液可以隔离、缓冲钻井泥浆,进而提高固井效率。基于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发现固井冲洗液选择性较小,明确种类少,且目前对于石油开采业所用钻井液用固井冲洗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固井冲洗液配方优
【基金项目】
:
西安长庆固井公司项目“油基钻井液固井冲洗液配方研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石油开采业中,油基钻井液因其强大的抗污染能力和页岩抑制作用等特点而被大规模使用。但它与水泥浆并不相容,这是因为其具有的亲脂性会给固井带来困难。而在注水泥作业之前打入冲洗液便是经过人们不断实验探索发现的一种解决方法,冲井液可以隔离、缓冲钻井泥浆,进而提高固井效率。基于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发现固井冲洗液选择性较小,明确种类少,且目前对于石油开采业所用钻井液用固井冲洗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固井冲洗液配方优选,对于固井冲洗液的评价,多数仅限于表征其冲洗效率,缺少对固井冲洗液毒性进行评价的指标,未有对于固井冲洗液综合评价体系的系统性研究。本论文着重研发一种配制工艺简单、高效的油基钻井液固井冲洗液产品,重视固井冲洗液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最终建立了包括冲洗效率、环境友好特性、相容性和抗压强度的固井冲洗液综合评价体系。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研发了一种由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和无机盐类助洗剂组成的油基钻井液固井冲洗液,利用单因素分析和响应曲面法对影响固井冲洗液冲洗效率的因素进行优化。研发的固井冲洗液最佳配方为:2.5%X1+2.5%X2+0.5%X3+0.5%X4。对油基钻井液的冲洗效果十分显著,利用六速旋转粘度计在300 r/min条件下冲洗60s,测得冲洗效率可达98%以上。在已有的固井冲洗液冲洗效率评价方法基础上,进行优化完善,形成了一套实用性强,效率高的固井冲洗液效率测定方法,可以利用物料平衡差减法进行定量分析。研制的冲洗液整体外观呈乳白色,测得p H 9.2,密度1.01g/cm3,塑性粘度5.3Mpa,切力0.9709Pa;冲洗液具有很好的润湿铺展能力,由此保证固井界面胶结质量;冲洗液体系近似于牛顿流体,有良好的流动性能;当使用含盐量为6.5%的盐水配置冲洗液时,冲洗效率在常温下可达95.90%,可满足高盐特殊地区的施工要求;冲洗液在4℃下冷藏10 d后,无分层现象,能成功适应于低温环境;测得0.6%、6.0%和30%冲洗液ZETA电位值分别为-2.826m V、0.378m V和1.464m V,其中0.6%固井冲洗液体系稳定性最好;在25~100℃范围内冲洗效率均达到96%以上;冲洗液5%的添加,不会延长水泥浆稠化时间或降低水泥的抗压强度;冲洗液、钻井液和水泥浆各项混合浆,相容程度R<0,具有很好的流变相容性。多种毒理学测试指标包括蚯蚓急性毒性实验、种子发芽实验和盆栽实验的研究结果表明,固井冲洗液在6000mg/kg下使用时,不会对蚯蚓的生存产生威胁;在浓度为3000 mg/kg以下时,对小麦种子发芽是安全的;浓度在10000mg/kg以下时,未显著降低在盆栽试验中小麦体内叶绿素与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即不会威胁小麦的正常生长,固研发的固井冲洗液属于生态友好型制剂,在所用范围内对生态环境无明显危害性。工业配制10倍冲洗隔离浓缩液,按质量份数计,在100份自来水中依次加入5份X3和5份X4,采用高速分散机进行搅拌,搅拌速率200 rpm,搅拌时间15~20min;溶解后加入27.5份X2,搅拌速率为500rpm,搅拌时间为10 min,得到乳白色溶液;加入27.5份的X1混合均匀,搅拌速率为300rpm,搅拌时间为10 min;最终得到用于油基钻井液的固井冲洗液10倍浓缩液。工业配制的冲洗液测得p H9.5,稳定性良好,易溶于水,工业试样测得冲洗效率可达98%以上。
其他文献
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全国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占到总人口数的18.7%,十年之间中国老龄化比例上升近5.5%,养老问题严峻。在十四五规划时期,我国提出了构建“居家、社区、机构”三者协调发展的养老服务体系,并鼓励利用社区存量资源发展嵌入式养老,旨在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解决城市既有社区中老年人口大量增长带来的养老问题。西安市目前在利用存量资源改造建设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的方面尚处于早期摸索阶
目前我国城市建设已从增量扩展转变为存量优化。中央城市工作会议针对城市建设的转变,提出了“生态修复、城市修补”的城市发展和建设策略。滨水空间作为城市重要的存量空间和生态载体,成为了“城市双修”的重点对象。然而滨水空间的建设通常采用以设计者作为主导的设计流程,建成后会出现实际情况与设计初衷相违背的问题。使用后评价这一反馈机制能够科学、全面地反馈建成环境各方面情况,解决设计与实际使用脱节的问题,对于提升
欧美等发达国家率先开始推广生态环保和绿色建筑理念,并成功订立了相应的评价标准。美国的LEED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对于我国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制定也产生过深远的影响。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绿色建筑发展起步较晚,从我国前期制定的一些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中也不难看出对发达国家绿色建筑评估体系不同程度的借鉴。但学习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更重要的是在了解了其来龙去脉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取其可
1949年至今,西安地区的建筑业平稳发展,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到现在的较为成熟的设计阶段,西安市落成了大量的建筑作品,也形成了一定的地域风格以及创作理念。通过对西安市70年以来的建筑作品统计分析,对西安市的建筑创作与理论研究具有参考意义。首先,论文尽可能科学全面地收集到各类别建筑作品:办公、居住、商业、金融、体育、文化、医疗等建筑。根据建筑不同功能分类和设计单位研究、建筑作品区域等几个分类收集
在能源转型的发展需求下,太阳能作为洁净的新型能源,开始被广泛应用于建筑领域。在住区的规划设计中,建筑的布局模式对住区太阳辐射获得量影响巨大,不同的布局可使建筑立面获得的太阳辐射总量变化20%~80%。然而在实际项目中,设计者通常只关注土地利用率最大化的单一目标,从而忽略了住区整体太阳辐射利用的问题,这对于拉萨等太阳能富集地区来说,无疑会造成自然资源的浪费。合理的住区布局是太阳能利用的前提,针对拉萨
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的住房建设已经从增量阶段转变为存量阶段。然而,我国目前的既有住宅改造仍处于初级阶段,存在既有住宅资料数据不完善、改造方法不系统、改造持续性差等问题,制约了我国既有住宅品质的提高和日后的可持续再生改造。基于上述背景,本文选取西安市既有多层住宅外界面空间作为研究对象。具体由以下几个方面展开:首先,通过对我国既有住宅再生实践和国内外既有住宅更新理论的研究,指出维护性再生设计理
超塑成形/扩散连接(Superplastic forming/Diffusion bonding,SPF/DB)成形Ti2Al Nb复杂薄壁零件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对于SPF/DB成形Ti2Al Nb复杂薄壁零件的热处理变形问题是研究的重点和难点。热处理变形调控的主要方式是采用热处理工装防止工件变形,但工件在热处理过程中热应力应变分布与众多因素有关,仅通过实验法和经验对SPF/DB成形Ti2A
木结构,是我国古建筑形式的主流体系,其独特的结构形式以及艺术造诣在世界享有盛誉。我国古代很多宏伟的木结构建筑承载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信息,是重要的文化遗产组成部分。但由于建筑结构所使用的木材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易燃性,使得木结构的建筑物在抗火性能上存在着缺陷,极易发生火灾。在火灾后木结构古建筑的修复过程中,考虑文物修复的“不破坏文物价值”的原则,多数情况下会将受火灾影响不太大的木构架保留,而木材经历过火灾
氧化石墨烯作为一种新兴的纳米材料,将其加入到生土材料中,可提高生土材料的综合性能。但前期研究表明,单掺氧化石墨烯时,仅与生土发生物理结合,实用性较低。而水泥遇水会生成大量水化产物,显著改善生土的工作性能,但水化放热过程会使土体内部出现较多孔隙和裂缝。为此,本文在生土基体中以复掺氧化石墨烯和水泥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水蚀试验、力学试验和微观扫描试验,研究氧化石墨烯和水泥的协同作用机理,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交往空间是社区居民日常活动的物质载体,对居民日常生活有着深远影响。乡村社区化背景下,交往空间发生着深刻的改变,其演变脉络与未来发展趋势亟待研究。在乡村社区化的大背景下,协调交往空间与居民交往需求,应在了解交往空间及居民交往活动发展历程的前提下,构建交往空间-行为交互关系,梳理空间演变的影响因素及在此作用下的演变趋势。本文以探究乡村社区交往空间演变历程、演变规律及未来发展趋势为目标,依托空间—行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