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8—1920列宁著作及重要理论研究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34976447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18-1920年,苏俄经历了十月革命胜利初期和国内战争时期。本文研究这一时期列宁的文献,发掘列宁的理论遗产,服务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本文将这一时期列宁的重要著作归类为两个方面:一是应对当时苏俄特殊形势和环境而产生的重要著作,二是研究和反映社会历史发展一般规律而形成的重要著作。前者包括应对签订和约以及党内分歧而产生的著作、应对饥荒和征收粮食问题而产生的著作、应对前线战事而产生的著作、应对反苏维埃政权恐怖活动而产生的著作。后者包括反映工人阶级团结其他阶级、阶层理论的著作、反映加强管理以及提高劳动生产率理论的著作、反映无产阶级专政和无产阶级民主理论的著作、反映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理论的著作。   本文重点研究了不为人们所熟知的列宁的文献,并揭示出这些文献的主要内容和现实价值。如重点研究了《论革命空谈》,揭示出列宁关于在国际政治斗争中正确地认识革命力量、反对“革命空谈”、区分“两种妥协”的理论。重点研究了《论“左派”幼稚性和小资产阶级性》,揭示出列宁关于苏俄必须实施国家资本主义的理论。重点研究了《皮季里姆·索罗金的宝贵自供》,揭示出列宁关于无产阶级必须善于促成和利用小资产阶级民主派政治立场转变的理论。重点研究了《关于粮食状况和军事形势》,揭示出列宁关于“粮食问题是一切问题的基础”、工人政权要尽可能地照顾农民利益的理论。   本文揭示出非常时期列宁思想体系中具有合理性、符合社会主义“人道主义”要求的内容。如在粮食问题上,列宁主张以“合乎人情的方式”征收粮食。他提出,必须征收到一定数量的粮食,使非农业人口“不致饿死”;必须用工业品换取农民的粮食,保障贫苦农民生存的权利;在征粮过程中不得使用暴力手段,并且要肃清队伍中“坏分子”,保证征粮工作健康地进行。如在处理国际关系和国内阶级关系的问题上,列宁始终坚持适度“妥协”的原则。这包括:向德帝国主义妥协,签订布列斯特和约;向社会革命党妥协,实行“土地社会化”;向中农妥协。建立并巩固工农联盟。
其他文献
羽毛球是一项深受人民群众喜欢的体育运动,在我国有很大的受众面,尤其是在学校体育中羽毛球也得到了很大普及。羽毛球趣味性强,运动量适中,深受学生的喜爱。但是目前小学羽毛
期刊
如今在全球化进城的大潮中,民族文化意识的觉醒和传统文化的复苏愈发加速,中国玉雕艺术已经不可避免地开始从本土化逐渐转向多元化的发展方向。在东西方文明相互交融、碰撞的时代背景下,一种新的具有中国意韵的现代玉雕艺术审美取向呼之欲出……  以朱老师看来,自古以来流传的各个玉雕流派都有自己显著的特征和优点,难分高下:京派玉雕曾经专门服务于皇宫大礼和达官显贵,自然是要做到大气、华贵、稳重、雄厚,这才符合底蕴深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产生于十九世纪的恩格斯国家起源思想在当今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解释力。遗憾的是,目前国内外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