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女性主义的发展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它为女性主义提供了新的分析视角与理论武器,使女性主义得以摆脱以往的理论困境,实现从政治意识形态批判到文化建构的变迁,女性主义批评由宏观领域转向微观领域。女性主义从后现代主义那里引入了差异概念与权力话语理论,使其对“逻各斯中心主义”与传统形而上学的解构与批判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受到后j见代主义思维方式的深刻影响,女性主义认识论自身也经历了一个解构、移置与重构的过程,使女性主义向更高的层次与更深的维度发展。在中国社会,全球化所带来的后现代话语的渗透是不争的事实。对中国女性写作的考察必须置于后现代语境之中。本文以西方后现代女性主义批评理论作为阐释的理论背景,以中国女性的社会历史地位作为阐释的文化背景,结合90年代中国女性写作的实践,从女性话语权的树立、欲望化写作、母性神话的窥破、寻找女性流动的主体这四个方面,力图揭示出90年代中国女性写作所展现出的后现代精神向度,及在这一精神向度的指引下,中国女性写作重构女性“具细的历史”、抗争男性话语权力的压抑、积极表现女性创造力与生命力的执著与努力。新世纪的来临并没有带来中国女性写作更光明的未来,较之20世纪90年代中国女性写作的繁盛,21世纪初的中国女性写作呈现出了式微的态势。女性写作中对差异逻辑的忽视、本质主义倾向及对深度模式的消解,极大地限制了中国女性写作的发展,反思这些问题的存在,将为中国女性写作的未来开拓更大的空间,也必将促进中国女性主义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