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慢性失眠障碍是人群中常见的慢性疾病,对患者不仅是导致精神心理及躯体的痛苦,还会影响记忆的形成与巩固,这已被广泛证实。过度觉醒理论是慢性失眠障碍的病理生理基础,人们通过对脑电功率频谱的研究证实了慢性失眠障碍患者皮层的觉醒水平提高。因此本研究主要探索慢性失眠障碍患者中脑电功率频谱变化特点以及与记忆功能是否有联系。方法:按照《睡眠障碍国际分类》第三版(ICSD-3)[1]中慢性失眠障碍的诊断标准招募志愿者以及同年龄段的正常睡眠志愿者。对志愿者进行睡眠评价量表的评估以及记忆功能量表的评价。随后对志愿者进行标准的整夜多导睡眠呼吸监测(polysomnography,PSG)。分析比较两组间睡眠量表、记忆功能、PSG结果及脑电功率频谱。结果:1.慢性睡眠障碍组的量表问卷中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Anxiety Rating Scale,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The 17-item 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HAMD-17)、失眠严重程度量表(The insomnia severity index,ISI)、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得分高于正常睡眠对照组。2.PSG结果中总睡眠时间、睡眠潜伏期、REM潜伏期、睡眠效率、入睡后清醒时间、N1期比例、N3期比例存在统计学差异。3.记忆问卷中空间记忆、长时记忆、短时记忆、理解力方面慢性失眠障碍组表现差。4.脑电功率频谱比较中REM期delta功率频谱慢性失眠障碍组降低,NREM期beta、sigma功率频谱慢性失眠障碍高于对照组。5.相关性分析中,空间记忆错误数与N3期比例负相关,长时记忆与REM期潜伏期负相关。NREM期的sigma功率频谱与睡眠效率呈负相关,与入睡潜伏期、入睡后清醒时间、N1期比例呈正相关。NREM期的beta2功率频谱与N1期比例呈正相关。REM期delta功率频谱与短时记忆及长时记忆呈正相关。余相关性分析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失眠障碍患者记忆功能受损,NREM期beta、sigma功率频谱较对照组增高,REM期delta功率频谱较对照组降低。且记忆功能变化与功率频谱有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