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锂复合负极三维结构设计及性能研究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9989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和十四五规划均提出要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对建立清洁低碳安全有效的能源系统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进一步明确了新能源产业发展在绿色发展中的战略性地位。随着“电动中国”发展战略的提出,具有高续航能力、高安全性的电子设备(如新能源汽车、便携式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等)的研发直接关乎人民的美好生活。锂金属负极(LMA)因其具有较高的理论比容量(3860 m Ah g-1)、较低的质量密度(0.534 g cm-3)和较低的电化学氧化还原电位(-3.04 V相对于标准氢电极),被认为是一种很有前途的高能量密度负极材料。但由于锂枝晶的不可控生长、“死锂”的生成和金属锂“无宿主”特性,限制了其商业化应用。针对上述金属锂负极面临的问题,本论文主要从金属锂复合负极三维结构设计和金属锂在不同复合负极上沉积行为探究两个方向入手,在致力于改善金属锂的不均匀沉积,缓解金属锂负极的体积膨胀,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金属锂负极的库伦效率和循环寿命方面做出了一定的努力。具体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设计一种具有银浓度梯度的聚偏氟乙烯(PVDF)骨架作为金属锂负极的三维主体。在这种独特的结构中,顶部绝缘的PVDF骨架抑制了锂金属在顶部的优先生长,而高活性亲锂底部提供了丰富的锂成核位点,确保了金属锂自下而上的均匀沉积。这种梯度的三维结构设计即使在大电流、高面容量的测试体系中,都能够实现金属锂负极的高效稳定循环,有效提升金属锂电池的各项性能。2.通过简单的复合方法制备了三种不同的碳基复合负极,深入细致地研究锂金属在不同碳基复合负极的沉积行为、沉积形态以及电极体积膨胀情况。进一步探究了锂金属与不同亲锂位点的复合机理,改善了金属锂三维碳基复合负极的电化学性能,实现了稳定均匀的锂金属生长模式。3.为了使复合负极适用于更严苛的测试环境,通过引入局域高浓度电解液(LHCEs)电解液对金属锂复合负极界面进行了优化实验探究。与碳酸酯类相比,粘度较低、润湿性较好、导电率较高的LHCE不仅可以诱导更均匀地锂沉积和剥离,而且可以进一步减少锂金属与电解质之间的副反应,实现大尺寸块状均匀金属锂沉积,大大提高金属锂三维复合负极的循环稳定性与高倍率性能。并实现在0.5m A cm-2-1 m Ah cm-2的测试环境下300周以上的稳定循环。
其他文献
新高考模式的尝试,产生了"选课走班制"的应用,这种教学模式充分地尊重了学生的个性,有利于实现因材施教的教育目标,也能让高中生更早地体验到大学的教学方式。但是,由于走班制的推行,也使得班级的管理变得更加艰难,通常会反映出,同学们对班级的观念不够深刻,班主任管理职能受限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对走班制班级管理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以及如何优化走班制班级管理的模式。
会议
高镍镍钴铝酸锂(LiNi0.8Co0.15Al0.05O2,NCA)正极材料由于其高可逆稳定性、优异的加工性能和储存性能被认为是一种很有前景的高镍正极材料的候选者。但是由于NCA合成过程中锂源的过量加入和表面晶格氧的析出,会导致材料表面残留碱性锂盐的过量堆积。而过量的碱性锂盐会加速电解液的水解、加剧HF对材料的腐蚀、产生气体等,这不仅会使得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减弱,而且还会导致电池的安全性能变差。为了
学位
随着5G/6G电子通信技术朝超高频率、超高速率以及低延迟的方向发展,对电子基材的电性能以及力学性能提出了新的挑战。以玻璃纤维环氧树脂(FR4)和聚苯硫醚(PPS)为代表的高频介质基材因具有低介电常数、低介电损耗以及较强的耐化学性等优点被视为开发5G/6G高频通信技术的理想材料。由于FR4与PPS受到表面粗糙度较小且缺乏可吸附金属粒子的极性基团的条件限制,使得难以在其表面制备粘附强度较高的金属层。因
学位
湿度作为一个重要的环境参数,在农业仓储、环境监测、工业制造等多个领域需要被严格监测,人们对湿度传感器的灵敏度、滞后性、响应时间、长期稳定性、湿度量程等性能指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各类湿度传感材料中,二维过渡金属碳化物/氮化物(MXene)由于其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得到许多学者的关注研究,但MXene在潮湿的空气或水中表现出的低稳定性及不够迅速的响应恢复时间,仍然限制了其在湿度传感器中的广泛应用。本
学位
基于扇出型晶圆级封装的超薄层叠封装和挠性电子互联等技术,可满足消费类电子产品对于轻薄化和小型化的需求,在未来智能电子系统领域具有重要应用前景,而聚合物材料表面金属化是超薄Po P封装、挠性电子互联等实现后续互联电路制备的关键技术之一,受到行业的广泛关注,其研究热点有金属化层的电气性能、镀层与基板的结合力等。论文基于实际需要,研究了SiO2填充型环氧树脂基板和PET基材两种材料表面化学镀铜沉积技术。
学位
锂硫(Li-S)电池因其较高的理论能量密度,被认为是极具前景的先进储能系统。然而,可溶性中间产物多硫化物的穿梭行为和绝缘性硫物种缓慢的反应动力学,导致硫利用率低和容量快速衰减。本文通过调控沸石咪唑酯骨架(ZIFs)衍生材料的组成和结构,制备了兼具高导电性和高催化/吸附活性的功能化多孔碳材料,其丰富的活性位点能捕获并促进多硫化物氧化转化,快速的电子传递可加快电化学反应动力学,抑制穿梭效应并提高硫利用
学位
实际工作的滚动轴承大都处于乏油润滑状态下,已有的大多数研究集中于接触区内部的润滑状态,但对接触区外部润滑剂流动分布回填和油池形态的研究较少。实际上,接触区外部油池形态对接触区内部润滑状态存在显著影响。接触几何特征、运动特征和外部供油方式是影响油池形态的重要参数,但目前对该方面的研究明显不足。因此,本文采用定量供油方式复现乏油润滑状态,在球-盘点接触光干涉润滑油膜测量装置,对近接触区油池形态及演化过
学位
行人检测是计算机视觉的一个重要研究分支,使用检测算法判断图像中是否存在行人目标,如果存在,标记出行人的准确位置。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硬件、深度学习以及卷积神经网络的快速发展,行人检测技术在智能安防、智能驾驶和智能机器人等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现实生活中,进行行人检测时存在行人尺度姿态多样、行人被遮挡、光线不均匀、背景干扰等众多的影响因素。其中,行人尺度姿态多样和行人被遮挡是本论文的研究重点。一方面,
学位
碳基材料,由于其高孔隙率、高化学和物理稳定性、低成本以及可再生性,成为超级电容器中负极材料的最佳选择之一。因此寻找具有高比表面积和合适孔径,且有杂原子掺杂的碳基材料,是目前的研究热点。酞菁(Phthalocyanine,Pc)聚合物是一种工程热固性树脂,具有丰富的氮含量且具有独特的18电子共轭大环体系。本文选用酞菁聚合物作为碳源,添加不同纳米材料与无金属酞菁混合后高温裂解制备用于超级电容器的负极碳
学位
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发展困难,产品价格、销售量、利润都出现下降的趋势,相反材料、人工、包装却出现上升趋势。企业的发展遇到瓶颈,小型企业在这方面的问题尤为突出,管理者认识到传统的成本管理已经不能真正地反映公司成本管理的需求,需要引入更加先进的成本管理理论,结合自身特点发展新型的成本管理。本文将以琪美公司为例结合价值链成本管理的相关理论分析企业目前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