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藏东澜沧江区域地层主要属于羌塘—三江构造地层大区,交通较为便利,有川藏公路南线、川藏公路北线、滇藏公路等主干公路贯穿研究区,区内经济一般,主要为农牧业。区内矿产资源较丰富,前人对该区域内进行了相对较多的勘查和研究工作,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成果资料。但区内关于侏罗系地层的研究相对较少,关于侏罗系沉积矿产的涉及较窄,特别是页岩气等矿产的研究几乎为空白。关于侏罗系沉积矿产与古地理的关系、沉积相的研究、岩石地层格架以及沉积盆地演化的研究都有待完善。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初步取得对藏东侏罗纪沉积盆地演化规律的基本认识,并完成相关图件的绘制工作;通过对研究区岩石地层格架及盆地演化规律的研究,来探索侏罗系沉积矿产,判断藏东侏罗纪油气资源形成的特定环境及约束条件。本次论文综合了前人区域地质调查、化探、古生物化石、遥感、物探测井等资料,参考板块构造理论、生物地层学、盆地分析原理及沉积环境与相、层序地层学、三江特提斯沉积地质与成矿思想方法;在板块构造理论为主干指导下,以“构造控盆、盆地控相”为基本研究思路,在研究区地层多重对比划分基础上,根据沉积相标志对典型地层剖面进行沉积相分析和对比,结合部分单因素条件,综合分析研究区岩相古地理特征及岩石地层格架;最后,探讨沉积矿产与岩相古地理环境的关系。借鉴前人使用过的方案,从岩石地层、生物地层、年代地层3个方面对藏东侏罗系地层进行多重对比划分,建立了地层等时格架;参考层序地层学理论,根据沉积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学、古生物学及沉积学等沉积相的标志,在对较典型地层剖面单剖面沉积相分析的基础上,运用优势法原理进行沉积相的对比,并绘制了岩石地层格架图;在沉积相分析对比基础上,结合古构造、古生物物源及岩石地层格架等因素,综合分析了藏东侏罗纪岩相古地理特征及沉积盆地演化,并绘制了藏东澜沧江区域早—中侏罗世岩相古地理图、藏东澜沧江区域晚侏罗世岩相古地理图;根据各单剖面沉积相的分析以及岩相古地理的研究成果,探讨了区域的沉积矿产,以及页岩气资源形成的特定沉积环境和约束条件。大地构造及其发展演化直接决定了沉积盆地的类型和性质,不同的沉积盆地又产生不同的沉积环境及古地理,从而发育不同类型的沉积相。早—中侏罗世时期,海相环境在藏东为主,靠近古陆区域发育一些三角洲相,海陆交互相,河湖相沉积。随着地壳的抬升,到晚侏罗世时,藏东靠近四川区域以古陆为主,发育湖泊相,河流相沉积。特别是昌都—芒康盆地内,以河湖相沉积为主。左贡—类乌齐以西仍然是海相环境为主。不同的沉积相充填的沉积物以及充填层序都有所不同,这指示着不同的沉积环境。沉积型的矿产有特定的成矿专属性,在特定的沉积环境中才可能矿化从而成矿。藏东侏罗系中,石膏矿主要赋存在泥灰岩、粉砂岩中,属于河湖相带;盐矿主要发生在滨浅海环境。区域的油气受沉积构造及泥页岩中有机质含量的制约影响。金属矿产主要发育在侏罗系的构造裂隙中,沉积环境影响小。通过本次论文研究,基本揭示了藏东侏罗纪岩石地层格架特征及藏东侏罗纪沉积盆地演化历程。本次研究,进一步丰富了藏东侏罗纪沉积相的研究成果以及岩相古地理的研究成果,可以为研究其他类似沉积盆地提供一丝线索。沉积矿产的主要成因机制、赋存规律以及成矿后期的保存都受到古地理环境及岩相特征的影响和制约。本文关于沉积矿产沉积相及岩相古地理的探讨,期待能够为今后的资源勘探工作提供到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