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油画从明代初年作为东西文化交流的载体,以造型艺术形式进入到中国,在引入中国之初,被称为洋画、西洋画。从20世纪初中国人开始到西方学习油画,到改革开放后占据在中国当代艺术中显赫的地位,反映出一个外来的艺术形式在本国的民族化、本土化过程。“经过几代油画家的努力,油画已经融合中国人的精神生活,在审美趋向和传达方面等方面已经本土化。”[1]在油画中国化的过程中,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家们“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力图将东方的精神揉合进西方的表现形式,以期创造出具有中国文化内涵的油画语言。”[2]其中意象油画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油画形式不断地发展的壮大,逐渐成为了一种新的油画艺术方式。意象油画是在中国特定的文化语境和审美观念下产生的,“是作为西方文化表征的艺术语言与艺术媒介的中国化。”[3]源于西方的油画艺术在其于中国的传播和发展过程中,不断地与中国传统意象文化观和审美观交流和融合,使油画艺术形成了具有中国气派的意象油画形式。本研究力图在解释“意象”、“意象油画”内涵的基础上,梳理中国意象油画的发展历程,总结意象油画的艺术特征,从而为更好地把握意象油画的价值,探讨中国意象油画的现时状态和未来发展的趋势,使之在全球化的进程中,让具有鲜明本土特色的意象油画形式更好地得到生存和发展。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具有中国风格的中国油画。意象油画的在中国的将来发展,还需要我们不断地研究和探索,当我们可以在中国传统的哲学和美学精神的指导下,找到中国当代油画的文化话语权和未来发展方向。中国意象油画是油画传入中国后,在中国本土文化下生成的新的油画形式。它不是简单地将中西绘画艺术混乱结合在一起,在中国文化土壤的一种生长和发展。意象油画作为与写实油画和纯粹抽象有区别的一种新的油画艺术表现形式,它的生命力到底有多强,它的未来发展方向在哪里,这是人们更应关注的重点问题。不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都是一个十分值得研究的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