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象之美——中国意象油画的特点研究

来源 :四川美术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xi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油画从明代初年作为东西文化交流的载体,以造型艺术形式进入到中国,在引入中国之初,被称为洋画、西洋画。从20世纪初中国人开始到西方学习油画,到改革开放后占据在中国当代艺术中显赫的地位,反映出一个外来的艺术形式在本国的民族化、本土化过程。“经过几代油画家的努力,油画已经融合中国人的精神生活,在审美趋向和传达方面等方面已经本土化。”[1]在油画中国化的过程中,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家们“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力图将东方的精神揉合进西方的表现形式,以期创造出具有中国文化内涵的油画语言。”[2]其中意象油画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油画形式不断地发展的壮大,逐渐成为了一种新的油画艺术方式。意象油画是在中国特定的文化语境和审美观念下产生的,“是作为西方文化表征的艺术语言与艺术媒介的中国化。”[3]源于西方的油画艺术在其于中国的传播和发展过程中,不断地与中国传统意象文化观和审美观交流和融合,使油画艺术形成了具有中国气派的意象油画形式。本研究力图在解释“意象”、“意象油画”内涵的基础上,梳理中国意象油画的发展历程,总结意象油画的艺术特征,从而为更好地把握意象油画的价值,探讨中国意象油画的现时状态和未来发展的趋势,使之在全球化的进程中,让具有鲜明本土特色的意象油画形式更好地得到生存和发展。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具有中国风格的中国油画。意象油画的在中国的将来发展,还需要我们不断地研究和探索,当我们可以在中国传统的哲学和美学精神的指导下,找到中国当代油画的文化话语权和未来发展方向。中国意象油画是油画传入中国后,在中国本土文化下生成的新的油画形式。它不是简单地将中西绘画艺术混乱结合在一起,在中国文化土壤的一种生长和发展。意象油画作为与写实油画和纯粹抽象有区别的一种新的油画艺术表现形式,它的生命力到底有多强,它的未来发展方向在哪里,这是人们更应关注的重点问题。不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都是一个十分值得研究的题目。
其他文献
期刊
陈洪绶在中国古代绘画史上是一位独具风格的人物,他笔下的人物形象夸张怪诞,反应其追求变形怪诞、高古奇骇的艺术倾向,开创了明末清初人物画创作的新境界,他创作的“怪诞”形象和
期刊
从古至今,花鸟画作为一门独特的表现门类,通过不断地改变自身来适应时代的变化需求,同时又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自己对人们的吸引力。随着时代的发展,小写意花鸟逐渐顺应了人们的审美
随着社会的进步、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工程机械产品的市场日益扩大。但纵观工程机械产品近几十年来的发展,技术透明化致使产品进入同质化时代,产品质量不再是决定产品命运的唯一重要因素。在这种情况下,形态设计为企业提高竞争力提供了新的方向。总的来说,工程机械产品的形态设计不仅要能体现其功能的合理性,还应体现产品的技术先进性及时代的审美性。但是,经研究发现,我国工程机械产品的形态设计情形却不容乐观,多年来我国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