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教育机会的不平等不仅仅是表现在高等教育机会获得方面,拥有不同家庭文化资本学生的中等教育机会的获得也呈现不公平的分布。事实上,中等教育是高等教育的基础,中等教育机会获得的不公平将会对高等教育机会获得的公平性产生较为明显的负面作用。在高等教育扩招的情况下,高中教育发展却落后于高等院校对人才的需求,高中教育成为获得高等教育机会的主要瓶颈。在很大程度上,能否进入高中成为是否能进入高校的关键,进入普通高中还是重点高中,成为考察教育公平状况的重要视角。高中教育的公平问题主要指来自不同地区的学生,以及来自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接受高中教育的情况。本论文通过在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探讨家庭文化资本对高中学生受教育机会的影响因素,试图从实证的角度来关注当前我国高中教育阶段的公平性问题。
本文从教育社会学的角度,以郑州市和南阳市4所学校的高一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四所学生、家长和教师的问卷调查和访谈,获得了4所学校学生的家庭文化资本占有情况的翔实资料,分析家庭文化资本与学生受教育机会之间的相关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出不同家庭背景学生受教育机会不均等的根源,为教育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了理论依据。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父母受教育程度、父母职业分布、家庭氛围、父母的教养方式、家庭藏书是否丰富、不同家庭拥有独立学校场所以及家庭是否请家庭教师和学生参加课外辅导班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对高中生进入不同类型的高中具有重要的影响。另一方面,由于文化资本是一个需要长期积淀的资本,在短期内实现这一资本的积累是很难的,这就需要政府在重视教育机会公平问题的同时,也应该重视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的普及工作,以提高国民的受教育年限。普遍增加国民文化资本的拥有量,使下一代在及教育机会获得以就业方面,受上代的影响差距相对较少,使之有一个相对公平的竞争平台,从而有助于实现社会公平,因而有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