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恰克图边境贸易述论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20次 | 上传用户:asa3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俄经济交往源远流长,其中,恰克图边境贸易是中俄经济关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1689年《尼布楚条约》签订,清政府第一次以条约的形式明确了同俄国的贸易关系,使俄国商队来华贸易获得条约依据。1728年《恰克图条约》签订,开辟恰克图作为中俄边境贸易地点。这使俄国实现了他们多年来梦寐以求的扩大来华贸易的愿望,为两国贸易关系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中俄恰克图边境贸易历时近两百年,经历了发展、繁荣、衰落三个阶段。从1728年恰克图贸易开始到十八世纪末,是恰克图贸易的发展时期。这一阶段,由于受俄国政府对华贸易垄断政策和清政府“以商制夷”政策的影响,贸易未显出它的优势,发展极其缓慢。十九世纪上半叶,是恰克图贸易的繁荣时期。中俄两国吸取上个时期的经验教训,开始致力于对恰克图贸易的经营、管理,使贸易呈现出飞速发展的势头;与此同时,茶叶成为中俄交易的最重要商品,而国内茶叶的贩运造就了晋商的崛起。十九世纪下半叶,恰克图贸易衰落下去,这主要是由沙俄的对华侵略造成的。从五十年代起,沙俄逼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获得诸多贸易特权,恰克图作为中俄之间唯一通商口岸的重要地位已不复存在。1903年中东铁路建成通车,中俄贸易重心由恰克图和新疆转移到东北地区,恰克图贸易走到了生命的尽头。恰克图边境贸易的存在,对中俄两国及两国人民、乃至对整个世界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当然,其历史教训也值得我们深思。总的来看,恰克图边境贸易的衰落是历史的必然,但它在中俄经贸史上的地位是值得肯定的。
其他文献
本文讨论的是20世纪30年代“国难”背景下,“思想界”关于中国政治出路的论争。本文以《独立评论》、《再生》、《时代公论》、《大公报》和《国闻周报》为基础展开研究。这些
主要论述了水泥环受周期性载荷时的机械性能和完整性测试,并就油井生产作业中对水泥环机械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对结果进行了讨论。明确阐述了水泥环机械特性的室内测试和影
本文分引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 引言部分简析题目,阐明课题研究价值,对唐代“妒妇”现象学术史进行简要回顾,并介绍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点。 正文共五章。 第一章概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在原子的量子位相中存储信息的潜在优点是数据恢复的速度。理论家在1997年提出的算法可在N状态系统中以N步设置数据,而不是像在经典的算法下,以N/2步设置数据,数据库可以进一步
蔡光举蔡光举烈士,军校第一期学生,任教导团三营党代表,在攻打淡水中英勇牺牲。黄埔军校校长蒋介石称之为黄埔军校牺牲的第一人。左:蔡光举烈士遗书《青年军人》第二期刊载的
期刊
《诗经》以其记载历史的真实性和记叙内容的丰富性,加之诗歌特有的简洁、凝练、含蓄的艺术性,激发着历代学者的研究热情。许多学者从民俗学角度关注其中的生活习俗,挖掘和探究其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国外油田工程》(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2-641X,国内统一刊号:CN23-1290/TE,邮发代号:14-208)系国家科学技术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批准的科技情报
期刊
从19世纪40年代至20世纪40年代,中国史学经历了从传统模式向近代模式演变的巨大变革。在这个艰难而又充满生机的演变过程中,史学家们从不同的方面做出了各自的努力和贡献。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