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以生物质为原料生产燃料乙醇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对解决日益紧迫的液体燃料短缺问题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而这其中,原料经过预处理后再进行酶解被认为是最有前景的糖化方式。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生物质为原料生产燃料乙醇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对解决日益紧迫的液体燃料短缺问题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而这其中,原料经过预处理后再进行酶解被认为是最有前景的糖化方式。本文就高温液态水预处理改善秸秆酶解性能进行了系统的试验和理论研究,为生物质的清洁化能源利用打下基础。首先对秸秆类原料高温液态水预处理后得到的水解液和不溶性固体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总结并归纳原料中各种组分的溶出规律。并选择了芦苇和玉米秸秆两种有代表性的秸秆类生物质进行高温液态水研究,同时对预处理后的不溶性固体进行了酶解试验研究。高温液态水预处理方法使得大量戊聚糖和少量木质素溶于预水解液中,实现了半纤维素的分离。芦苇和玉米秸秆的预水解液中葡萄糖最大溶出率分别达到8.86%和7.77%;戊聚糖最大溶出率分别达到14.7%和10.57%。由于大量半纤维素的溶出,从而增大了纤维素与酶的接触机会,有利于酶解反应的进行。在底物浓度为5%,pH4.8,温度50C,底物加酶量30FPU/g的酶水解条件下,考察了不同预处理条件对纤维素酶水解的影响,研究发现预处理温度越高,原料预处理的越充分,酶水解效率越高;高温预处理有利于底物的酶水解,但是温度过高,底物得率大大降低,且增加了预处理成本。反应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都可以提高不溶性固体的酶解转化率,而温度的变化对其影响更明显。综合各方面因素考虑,选择预处理温度180℃,保温时间20min为芦苇原料的相对最优预处理工艺条件;选择预处理温度190℃,保温时间20min为玉米秸秆原料的相对最优预处理工艺条件。采用扫描电镜、GC-MS分析和红外分析等定性分析方法对不溶性固体和水解液进行分析,发现大部分半纤维素已完全水解,但由于木质素的存在,原料预处理后不溶性固体的结构并没有发生明显的改变,不溶性固体中的主要成分为木质素和纤维素。
其他文献
相干光正交频分复用(CO-OFDM)系统由于良好的频谱利用率、高接收灵敏度以及强色散容忍性等特点在通信传输中广泛应用。但是CO-OFDM系统对同步误差敏感,同时当系统的传输距离
本报告是一篇关于The Road to Little Dribling的翻译实践报告。The Road to Little Dribbling是世界知名旅游作家比尔·布莱森的全新力作,延续其一贯幽默风趣,清新隽永的文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提供给人们的资源日益丰富,但海量信息的单一陈列并不会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相反使其变得更加困难。我们将这种由信息过胜带来的负面影响称
我国已成为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大的国家,正面临着迫切的减排需求。我国首个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量化目标是在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峰会上制定的,其内容是向各国承诺减排40%~45%。因此,如何在进行碳排放控制的同时进行经济建设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作为协同化发展主体、我国重点发展的三大经济带之一,京津冀地区面临着经济迅速发展所带来的不断增长的碳排放问题,为此有必要探索出一条低碳经济发展之路,并为其它地区
当前,中国正处于进一步深化能源结构调整的道路,降低传统燃煤消耗及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是改革的主流趋势,现有的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因前期投资高及技术封锁在国内的发展受到了一
反应堆压力容器在服役期间会承受高温和高压等多种载荷的作用,因此不可避免的会产生损伤和各种缺陷,有缺陷的部位就会产生裂纹。而地震是自然界中非常严重的一种灾害,也是核事故中的不可抗因素,地震载荷会加剧压力容器缺陷部位的裂纹扩展,因此研究反应堆压力容器在地震载荷下的响应,对其进行三维裂纹扩展计算很有必要,这在实际的工程应用中也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文章主要采用有限元软件进行数值模拟,也与理论计算进行了对比
生物气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宝贵资源,对改善我国能源结构、保护环境、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生物气存在CO2含量高、热值低等缺点,影响其高效利用,因此有必
面对内燃机发展中日益严峻的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寻找开发替代燃料、实现内燃机高效清洁燃烧成为近年来科研工作者的研究热点。在由木质纤维素生产的众多第二代生物燃料中,具有环状结构的环戊醇作为车用替代含氧燃料具有巨大的潜力。但是,环戊醇较大的密度和粘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燃料的低温流动性及雾化性能。乙醇的粘度和密度较低,蒸发性较好,以一定比例的乙醇(10%)替代柴油或环戊醇既可以改善燃料的理化性质,又可以
市场营销是个人和群体通过创造并同他人交换产品和价值以满足需求和欲望的一种社会活动和管理过程。市场营销是企业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如何提高对于市场的控制,对营销策略进行整合及优化,是在目前中国内需市场竞争愈加白热化的背景下,所有企业关注的重点。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加速发展,信息的公开与透明化,跨国企业在中国的发展步伐逐渐放缓。不但要担负同级别对手的各种策略而带来的竞争压力,还要面对国内同行的快速发展而不
传统视角通常认为学术语篇是静态的、客观的、独立的,但事实上,很多近期的研究指出学术语篇是不断演进的、灵活的、相互影响的。在复杂又充满竞争的学术世界里,学术书评体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