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曲同调的田园牧歌——汪曾祺与刘绍棠小说创作比较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long33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废名开创了小说领域的田园诗风,之后的文坛延续了这一风格的优秀作家与经典作品众多,而汪曾祺和刘绍棠便是这一领域无法绕过去的两个作家。他们一个被誉为“京派”的最后一个小说家,一个是“荷花淀派”的中流砥柱。在新时期之初,汪曾祺与刘绍棠将眼光投向被大多数作家所忽视的乡土文学,致力于对家乡风土民情的描写,讴歌乡下人民健康纯美的人性,以一曲曲纯净优美的田园牧歌为躁动不安的中国文坛带来了一股清新自然的气息。虽然同为田园牧歌式乡土小说,两人的作品仍存在着许多异同。本文便试图从不同的角度对二人的小说创作进行比较研究,并期待从不同方面探讨影响二人创作风格形成的因素。  论文由引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  引言部分对乡土小说及田园牧歌式乡土小说的发展脉络做了简单的梳理,引出本文所要比较研究的两位作家——汪曾祺与刘绍棠,进而引出本文的研究思路。  正文部分由三个章节组成:  第一章:从题材选择、思想主题、人物形象三个角度对汪、刘二人相同的创作取向进行比较分析。共有三小节:第一节,相同的题材选择;第二节,共同的思想主题——爱与美;第三节,相似的人物形象类型。  第二章:从文化传承的角度对二人作品的不同之处进行具体阐述。共有两小节:第一节,不同的文化传承,从文化传承的角度分析影响两人作品的两种不同文化风格——吴越文化与燕赵文化;第二节,不同文化的表现形态,以文本细读为研究方法,对二人小说中人物精神气质与小说中“水”之意象以及小说语言风格的相同与不同进行具体的比较研究。  第三章:探讨两位作家的人生经历,分析影响两人创作风格的因素。共有三小节:第一节,成长环境——“士大夫”与“农民的儿子”;第二节,生活经历——磨难之后的豁达、感恩;第三节,学习经历——京派与“荷花淀派”。  结语:总结全文,对汪曾祺与刘绍棠二人的小说创作进行价值评判,肯定他们在中国乡土文学中的成就与贡献,同时也对他们在创作上的局限进行反思。
其他文献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都市生活越来越在社会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而文学的重心也由乡村转移到城市,都市文学更是成为文学的重头戏。然而,世纪之交的都市文学并不仅仅是描写欲
学位
思念别人是一种温馨,  被別人思念是一种幸福,  当然好的前提是——彼此思念。  否则,单相思是一种哀愁,  只被别人思念是一种负担。
期刊
为提高药用植物原料干燥菊苣根中的菊苣酸含量,采用水浴、蒸汽和微波3种烫漂方式处理新鲜菊苣根,探讨几种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钝化方法的应用效果,进行PPO活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更新在一系列制度转型下,开始抛弃了之前福利性更新方式,转向增长主义的更新方式.就主要特征来看,表现为如下方面:其一,更新价值不再注重改善居
期刊
本文将鲁迅的编刊活动置于其思想的文脉中来考察,尝试探讨鲁迅如何不懈地践行自己的文艺设想。自从转向文艺运动后,鲁迅不但同诸多文学社团、文学期刊有着紧密的关联,而且自己直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2015年4月3日,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副局长季晓烨带队赴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调研本市电力计量管理工作。  季晓烨充分肯定了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近年来对电能表的计量法制管理
现代汉语存在四种“给予”类句式:   S1:Ns+V+给+N’+N(我送给他一本书)   S2:Ns+V+N+给+N’(我送一本书给他)   S3:Ns+给+N’+V+N(我给他写一封信)   S4:Ns+V+N’+N(
涿鹿县地处冀西北浅山丘陵区,由于冬季寒冷,以前的普通大棚在冬季只能种植些简单的叶菜类蔬菜,从2009年引进了利用冬暖式大棚为保护设施进行黄瓜越冬栽培技术,使黄瓜在深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