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溶血性弧菌生物被膜耐药机制的初步研究

来源 :上海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d2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食源性致病菌是导致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要生物性因素,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耐药性食源性致病菌的产生,不仅增加了医疗的难度和负担,而且能够在食物链中传播,导致细菌耐药性问题的加剧。在食品工业中,大部分致病微生物主要以生物被膜的形式粘附在食品加工机械表面,这些生物被膜不但影响食品安全,而且被视为与细菌耐药性的形成有密切相关性,能够帮助细菌抵御外界抗生素的侵袭,增加疾病治疗的难度,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社会负担。然而现阶段,关于细菌生物被膜耐药性的探索多聚焦于临床研究领域,对于食源性致病菌生物被膜耐药机制的研究相对较少。明晰生物被膜中食源性致病菌耐药性的产生规律,有助于更好地控制食源性致病菌的危害。因此,本研究针对食源性致病菌生物被膜与耐药性两大食品安全重点、难点问题,首先,运用Meta分析技术探究了全球食源性致病菌生物被膜与耐药性的流行与分布,并进一步选取副溶血性弧菌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浮游态与被膜态副溶血性弧菌的耐药差异,最后运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胞外聚合物裂解酶处理、转录组学技术,全面系统的揭示了副溶血性弧菌生物被膜抵抗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本研究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Meta分析揭示全球食源性致病菌耐药性与生物被膜流行情况为更好地了解全球食源性致病菌耐药性和生物被膜的形成情况与分布,明晰食源性致病菌耐药性形成规律与机制的共性问题。本研究通过电子资源数据库的文献收集,获得了来自36个国家的332组研究数据,运用Meta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对全球食源性致病菌耐药性及生物被膜的相关研究进行汇总与多元分析。结果表明,非洲和南美洲地区分离的食源性致病菌耐药性水平明显高于其他三个洲。在全球,食品分离株的耐药率均高于10%,其中对β-内酰胺酶类抗生素的耐药性最强,蜡状芽孢杆菌的耐药性高达94%。所有临床分离株的耐药率均大于19%,与食品分离株相比,对各类抗生素的耐药性更强。食源性致病菌的总体生物被膜形成率为90%(95%CI,68%-96%),且生物被膜形成与抗生素耐药性(游离态)之间没有直接的线性关系。本研究首次运用meta分析揭示了食源性致病菌耐药性和生物被膜的全球流行情况,为生物被膜中食源性致病菌耐药机制的揭示奠定了扎实的数据基础。2.副溶血性弧菌耐药性与生物被膜形成能力的相关性研究本研究进一步选取副溶血性弧菌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耐药性与生物被膜形成能力的相关性。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和本研究首次构建的生物被膜耐药性测定方法,分别测定了32株游离态和被膜态的副溶血性弧菌对8种常见抗生素的耐药程度。并结合结晶紫染色法,揭示了副溶血性弧菌生物被膜的形成能力,最后对其耐药性与生物被膜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通过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发现游离态副溶血性弧菌的耐药性(MIC)与其生物被膜形成能力不存在相关性(pvalue>0.05),验证了本文第二章Meta分析的相关结果。而被膜态副溶血性弧菌对氨基糖苷类的阿米卡星(AK)耐药性(BIC),与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呈正相关(p-value<0.01)。进一步比较分析发现,被膜态菌株的耐药性显著高于浮游态菌株,其中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抗性差异最为明显,但具体作用机制尚属研究空白,有待后续深入系统的研究。3.副溶血性弧菌生物被膜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研究为探究副溶血性弧菌生物被膜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本文首先借助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分析了副溶血性弧菌生物被膜的微观结构特性,并将其与耐药性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并针对生物被膜主要成分e DNA和胞外蛋白,采用关键酶(DNase I和酶蛋白酶K)对被膜菌进行处理,探究处理前后耐药性变化。最后对游离态和被膜态副溶血性弧菌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其基因表达调控的差异。结果显示,副溶血性弧菌生物被膜的生物体积(BV)和平均厚度(AT),与其被膜态的阿米卡星耐药性(BIC)呈显著正相关,Spearman相关系数分别为0.813、0.642;BV与被膜态的副溶血性弧菌对庆大霉素的耐药性存在一定的相关性(p-value<0.05)。经关键酶处理后,被膜态副溶血性弧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耐药性明显减小,其中DNase I处理更为显著。经转录组测序分析,副溶血性弧菌形成生物被膜之后,共有724个基因表达显著上调,260个基因下调,其中阴离子转运和ABC转运系统功能通路基因差异表达明显。经综合分析,本文初步揭示了生物被膜中副溶血性弧菌氨基糖苷类耐药性的形成机制:(1)抵抗机制:副溶血性弧菌通过增加生物被膜的生物体积、平均厚度等参数,产生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性;(2)消减机制:副溶血性弧菌生物被膜中阴离子胞外多聚物能够与阳离子的抗生素相结合,以消减抗生素的侵袭,从而产生耐药性。(3)调控机制:副溶血性弧菌形成生物被膜之后,其ABC转运系统、阴离子转运的表达显著上调,有助于促进耐药性的形成。
其他文献
审计工作对于企业健康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审计部门主要的目的就在于企业内部的审计工作,在内部审计的过程中,不仅要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整改政策,还要从根本上提高企业整体的管理水平,与企业的发展目标相同。而根据企业近年来工作的开展状况来看,很多都存在着类似的问题,如企业流程没有得到有效的规范,一些工作的权限没有界定清楚,从内部审计来看,企业内控流程中还存在一系列的风险问题。
为满足高矿化度水配液区块压裂作业对液体速溶性、耐盐性、降阻、耐温耐剪切和助排一体化的需求,以丙烯酰胺和丙烯酸钠为聚合物主体结构,添加抗盐单体,通过反相乳液聚合制备出一体化多功能抗盐稠化剂。通过将该稠化剂配制成压裂液并开展室内性能评价实验。结果表明,该稠化剂在50 000~60 000 mg/L矿化度水中30 s黏度释放率达到85%以上,配制的压裂液在模拟现场施工排量10 m~3/min条件下降阻率
在当前人们对于医疗服务质量的需求不断提升的背景下,公立医院在医疗设备及物资采购过程中,往往会依照实际流程来进行,这是保证公立医院各项物资设备供应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在招标采购环节,很多公立医院都会积极建立监督管理机制,其目的就是希望监督管理机制能够实现招标采购过程的控制,继而使得公立医院的各项物资设备供应处于高质、高效的状态。基于这样的角度,对于公立医院招标采购监督管理工作价值进行分析,归结公立医
将劳动教育作为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与德智体美并列,五育并举,使培养人的目标更加科学完整,是新时代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鲜明特征。实践劳动精神,是劳动教育的重点。鉴于高中学生的具体情况以及历史学科特点,劳动教育融入历史课堂教学有很大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可以从唯物史观、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等视角来进行劳动教育。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实施劳动教育能够取得不一样的效果
在现代油藏开发过程中,不可获取的一项技术手段,就是精准油藏描述技术,但是对于中国油藏而言,具备非常复杂的特点,尤其是整体的开发已经进入了中后期阶段,不论是实际存在的人工裂缝改造,还是注入水,都使得储层非均质性和敏感性特性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与此同时,从整体角度来看,井网本身还不具备完整性,使得油水关系进一步复杂化,对于剩余的油分布认识困难难度加大,导致油藏精细描述难度进一步增加。基于此,本篇文章主要
青年人才是企业的后备力量和生力军,青年人才的选用和培养应该与企业的长远发展、战略目标相匹配。当前,石化企业青年人才流失比例较以往有所增加,部分青年人才的综合素质与职位需求匹配度不高,满足不了企业的用人需求。企业应该改变传统用人理念,建立和完善青年人才选用育留机制。
杂交中稻汕优63再生芽幼穗分化系统观察的结果表明,再生芽的幼穗分化始于头季稻齐德后15d.分化率日增8%,至齐穗后46d结束.幼穗发育平均历时32d.其中花粉母细胞形成规和Ⅰ,Ⅱ次枝梗分化所需的时间最长,花粉完成期最短.不同节位的芽在幼穗发育各过程和穗长、穗粒数及成穗率存在明显差异.再生稻的叶枕距和幼穗长与幼穗发育后期进程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可以作为判断再生稻穗发育后期进程的形态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