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缘化少数民族的现代化困境————以平武“白马人”为例

来源 :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n_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白马人”是一个居住在中国西南四川省境内的深山中的一支少数民族。本文对“白马人”族属问题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通过这项工作,将五十年代以来对“白马人”进行民族识别的历程较为清晰的呈现出来。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笔者又深入“白马人”集聚地进行了实地的访谈,了解了“白马人”内部不同群体对本民族的认同情况以及对国家民族识别工作的认知情况。同时也访谈了部分周围的嘉绒藏族对“白马人”的认同情况以及汉人对“白马人”的认同态度。通过这些工作笔者的主要关注点在于象“白马人”这样的边缘化少数民族所面对的认同困境以及由此带来的现代化困境,他们应该何去何从。并试图跳出对族属问题本身的关注,转而探索象“白马人”这样的特殊群体到底如何发展的问题。在本文中笔者还提出了“在关注中消逝”的概念,以此对民族研究作出反思。当然,本项研究只是一个尝试性的工作,要想对这个问题有更深入的认识必须把事野放得更宽,把“白马人”与周边的藏族,包括阿坝州甘孜州以及甘南这些地方结合起来研究。这需要做大量的工作。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艾滋病问题作为一个社会问题,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艾滋病作为一个概念体系已经远远超出了医学科学的界定,包涵着大量的伦理价值判断。在建构主义看来,艾滋病的概念体系是一
期刊
近年来,全国各地矿难事故频发,因矿难失事的矿工人数每年已逾数千人,而且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目前矿难事件已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这种生存不受保障是生存权缺失的一种表现,笔者
染发剂是一种特殊化妆品,它能使头发变成五颜六色,近年来逐渐被广大消费者所接受,特别是青年人染发的越来越多。对氧化型染发剂主要成分对苯二胺(PPD)与双氧水(H2O2)及其二者
农村的非农化既是一个农村经济社会发生裂变和重组的过程,也是一个资源重新配置的过程,具体指的是农村生产要素从传统的种植业转移到包括制造业、第三产业在内的一切非农产业
单位是中国社会现代化过程中所出现的特有产物,单位成员需要通过单位获得自己生存与发展的资源,无法脱离于单位而独立生存,使得单位与其成员之间建立起了服从-保护的依附关系。
“80后”作家出名早,出书快且多,其言行表现出非传统的一面,且经常引起媒体的报道。这些被看做时代的异象,必然有其背后的社会因为。本文紧密结合场、代和文化三个和“80后”作家
学位
波普尔关于科学事业有诸多论述。本文以此作为参照框架,来看待当代一些主要社会学研究取向的科学性所在。   证伪主义主张,科学的方法是理论的演绎而不是经验的归纳。科学
2002年以来,永济市党风廉政建设和纪检监察工作连续6年在运城市名列第一,其中有许多突出的经验在全省、全国推广。记者在与永济市纪检监察干部的接触过程中,感受到这些成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