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中药乙醇提取物及其萃取物进行抗真菌活性筛选,寻找具有协同抗真菌作用的新药。方法:1.选取本课题前期研究初步发现可能有协同抗真菌作用的26种中药,通过70%乙醇回流提取的方法提取中药粗提取液;2.选取在临床上对氟康唑敏感的白念珠菌SC5314,及对氟康唑耐药的白念珠菌103、100,采用体外药敏实验和棋盘微量液基稀释法考察26种中药的抗真菌作用及其协同氟康唑抗真菌的效果,选出协同抗真菌作用较好的两种中药:生地榆、拳参;3.考察生地榆和拳参与其他抗真菌药合用时的抗真菌效果,同时考察生地榆和拳参与抗真菌药物对非白念珠菌的协同抗真菌作用;4.采用时间杀菌曲线的方法和琼脂板纸片扩散实验的方法进一步验证拳参和生地榆的协同抗真菌作用;5.采用萃取和大孔吸树脂柱层析的方法对拳参和生地榆中抗真菌活性物质进行活性跟踪分离。结果:从26种中药中筛选出具有协同抗真菌效果较好的两种中药:生地榆、拳参。生地榆和拳参与多种抗真菌药物有协同抗真菌的作用,并且对非白念珠菌也表现出协同抗真菌的作用。在萃取实验中发现,生地榆和拳参中抗真菌活性最佳的是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其次是正丁醇萃取部位,然后是水萃取部位,石油醚萃取部位几乎没有协同抗真菌的作用。在大孔吸附树脂分离实验中,发现生地榆和拳参中抗真菌有效物质是30%乙醇部分、50%乙醇部分、70%乙醇部分。其中30%乙醇部分活性最佳。结论:生地榆和拳参菌表现出较好的协同抗真菌作用,其有效抗真菌成分多集中在30%乙醇部分、50%乙醇部分、70%乙醇部位,属于某些极性较大的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