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特殊的人生经历培育了习近平诚挚的为民情怀。习近平始终心系人民群众,积极兑现“为官一场,造福一方”的承诺,并根据国情、党情不断丰富和发展群众观。目前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以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新阶段,探究国家治理现代化与习近平群众观的相关性、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如何落实习近平群众观具有很强的时代意义和理论价值。习近平群众观是对中国共产党群众观的继承和发展,包括始终站稳人民群众立场、群众路线是根本的工作路线、提高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水平、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等内容,坚实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强调与人民群众的情感联系、发展创新群众观的理论与实践是其鲜明特色。国家治理强调多元治理主体对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的协同治理,国家治理现代化就是要实现国家治理的制度化、民主化、科学化、法治化。群众观与国家治理现代化都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重要内容,二者都以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立论基础,都重视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包含相通的民主诉求,是高度相关的。所以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视阈中研究习近平群众观具有可行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是党最坚实的执政基础,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中贯彻落实习近平群众观是十分必要的,因为习近平群众观可以助力国家治理的价值体系建设、推进政府善治的进程、激发群众参与国家治理的积极性和构建国家治理的廉政维度等等。习近平群众观是新时期做好群众工作的重要理论指导,鉴于习近平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关联性,那么如何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落实习近平群众观就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要实现国家治理的现代化,领导干部在工作中就要积极践行习近平群众观,像习近平一样始终站稳群众立场,在实践中创新群众工作方法、提高群众工作水平,积极培育公众参与国家治理,同时加强制度现代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