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海地处热带辐合带,是全球少数几个热带气旋最活跃的海域之一。影响南海的热带气旋有两类,一类在西北太平洋生成后进入南海,另一类是在南海海域生成的。不论是来自西太平洋,西行进入南海的热带气旋或者是南海自身产生的“土台风”,都会不可避免的对南海造成巨大影响。热带气旋的登陆更会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研究影响南海的热带气旋活动的基本气候特征、规律及其影响因子,做好较为准确的热带气旋预测,尽量减少灾难发生所造成的损失,对南海及华南沿岸减灾防灾工作意义重大。
本文对1976~2005年影响南海的热带气旋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了其年代际、年际和月际变化规律、发源地特征、强度特征和路径特征,对近年来影响华南的台风风暴潮增水进行了归纳总结和列举;对1976~2005年西太副热带高压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了其年代际、年际、月际变化规律以及副高对TC移动路径的引导,得出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1、El Nino发生后,西北太平洋生成的热带气旋以偏少为主,强度偏强,且热带气旋生成位置偏东,TD加强成为TS的平均位置也较多年平均位置偏东,影响南海的热带气旋的高发期较常年平均略偏晚。
2、对南海热带气旋发源地的统计分析表明:自4月份开始,发源地逐渐向北移动,至台风季节(7~9月),主要集中在15~20°N范围内海域,及至10月,又开始南移到北纬1O~15°N范围海域,11月更南,在7~12°N之间,12月最南主要集中在7~8°N范围内海域。经度方面,分析发现,自4月至12月均是集中在110°~119°N之间,跟季节变化关系不明显。
3、在一定范围内,影响南海的热带气旋年平均发源地位置越偏东,则当年影响南海的TC的平均强度越强。
4、副热带高压强度和Nino3.4区海表面温度(SST)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副热带高压强度变化落后SST变化6个月左右。由于EL Nino事件多发生于上半年,赤道中东太平洋Nino 3.4区SST偏高,当年冬季或次年春夏季往往副热带高压异常偏强;EL Nino发生年的次年,暖水向西回涌,西太平洋海温逐渐恢复正常,副高强度偏强。
5、EL Nino发生年,西太副高强度偏弱,主体位置偏东,影响南海的热带气旋以偏少为主;EL Nino发生年的次年,西北太平洋生成热带气旋频数亦偏少,但副高增强,所以影响南海的热带气旋频数接近正常年。由于副高与西太平洋暖池的变化趋势步调并不一致,所以影响南海的热带气旋年际变化规律相对复杂,预报员在作中长期热带气旋预测时应根据具体情况详加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