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后聚丙烯纤维高强混凝土氯离子渗透性能研究

来源 :太原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ecil11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强混凝土具有强度高,节约构件体积、密实度大,耐久性好等特点,在现代建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其韧性及高温性能的缺陷制约了其在建筑中的应用。在拌合时掺加一定量的聚丙烯纤维可改善高强混凝土的韧性,但却带来了常温下物理性能略微变差、高温后孔隙率增大的问题。由于钢筋混凝土建筑使用环境的多样性,以及城市中火灾发生频率的增大,对于混凝土受热后的损伤状态、修复后的耐久性的研究需求十分迫切。因此,本文对聚丙烯纤维高强混凝土受高温前后的氯离子渗透性能及烧失量进行了对比研究,并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的观察结果进行了分析。主要内容如下:   (1)通过对试块经受高温后的烧失量进行测量、统计,分析研究了掺加纤维后对混凝土经受高温后的质量损失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表明,混凝土经受高温后,质量损失持续线性增大,800℃高温后,混凝土的质量损失接近10%。裂缝从500℃开始明显,随着温度的升高增多、增大。掺加纤维后,对于经受600℃以下的混凝土的质量损失没有影响,但对于700℃、800℃后的试块,掺加纤维后损失的质量更多。   (2)对高温前后的混凝土试块进行氯离子渗透试验,得出了不同温度下的氯离子迁移系数,分析高温对高强混凝土渗透性的改变。对比不同温度、不同纤维类型对氯离子迁移系数的影响,并结合烧失量、扫描电镜观察,从宏观、微观角度分析混凝土试块经受高温后的变化,及其对氯离子迁移系数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掺加纤维后,对500℃及以下温度的氯离子渗透性没有明显的影响,在600℃后,掺加纤维的试块迁移系数更大。提出了“相对渗透能力”的概念,表明高温对混凝土的渗透性的改变极大。   (3)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不同温度下的混凝土试块进行观察,分析温度、不同种类纤维对混凝土孔隙率、及间接对渗透性的影响。对比分析后发现,掺加纤维会增大高强混凝土的孔隙率,但同一掺量下纤维的类型对孔隙率的影响不大。综合快速氯离子迁移系数法(RCM法)试验结果可知,在500℃以上时孔隙率的增大将会导致氯离子迁移系数的增大。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方法:按入院顺序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小剂量瑞舒伐他汀治疗;研究组给予大剂量瑞舒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症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新发传染病,中国政府及有关部门制订和建立了一系列新发传染病防控策略、方案和指南,构建和完善了疾病监测网络体系,通过对新发传染病的早发现、早报告、
老年人膝关节疼痛常见,常见病因有膝关节炎性疾病(创伤性关节炎、感染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等)、全身性疾病(类风湿、痛风、结核病等)、膝外关节疾病(肌肉劳损、鹅足肌腱炎,
目的:对比两种治疗方式效果.方法: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总例数一共具有60例,患者收取时间在2018年度-2019年度,总例数采取抽签分组方式分为两组,观察组
目的:观察吉西他滨与顺铂联用对晚期乳腺癌的治疗效果以及患者恶心呕吐的发生状况.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于本院治疗晚期乳腺癌的120例患者,以根据以患者采取的
目的:对超声刀在急性胆囊炎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情况进行探讨.方法:将104例接受急性胆囊炎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均为52例.常规组应用高频单极刀进行腔镜胆囊
目的:对水疗联合粗大运动功能训练对痉挛型小儿脑瘫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采集时间段为2017.09-2019.04于我院就诊的痉挛型脑瘫患儿60例,通过随机法分为30例对照组(常规康
目的:研究神经外科开颅手术后颅内感染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20例神经外科开颅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对其术后进行观察,分析发生感染患者中的感
二阶效应问题属于几何非线性问题的范畴,它的影响普遍存在于各类建筑结构中。多自由度结构二阶效应问题的研究多集中于等效线性化方法,且基本没有考虑构件本身挠曲所产生的二阶
高速铁路快速发展带来的提速与重载问题,对列车运行安全性与平稳性提出了新的考验。高速铁路中桥梁占比很高,列车过桥带来的安全性和舒适性的问题不可避免。如何控制车辆过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