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路复位融合内固定治疗Ⅱa、Ⅱ型Hangman骨折的疗效分析

来源 :重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erx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与目的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i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 ACDF)是治疗颈椎病常用的手术方式,近年来随着内固定材料的发展和手术技术的提高,前路复位椎间融合内固定术在治疗Hangman骨折中已得到较普遍应用,但目前对其疗效和适应症仍存在一定争论。本文通过应用uniplate钛钉板行前路颈2、3复位融合内固定治疗Ⅱ a、Ⅱ型Hangman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探讨此类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和安全可靠的颈前路固定材料。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2013年收治的17例Hangman骨折患者,按Levine-Edwards分型Ⅰ型1例、Ⅱ型12例、Ⅱ a型4例。术前脊髓损伤根据ASIA分级D级3例,其余14例为E级。其中5例患者因颈2、3显著成角,术前行颅骨牵引复位。所有患者均采用前路颈2、3椎间盘切除n-HA/PA66椎间融合器植骨、uniplate钛钉板内固定术手术治疗。根据VAS评分标准、ASIA标准分级及影像学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7例患者获得12个月-36月的随访。所有患者均获得颈2、3椎间骨性融合,无明显并发症发生,术后神经功能改善,由D级恢复到E级。15例患者颈部疼痛消失,2例患者残留慢性颈部疼痛。VAS评分术前、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平均分别为(3.90±-0.62)、 (1.32±0.80)、(0.57±0.94),结果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颈2、3椎间隙成角大小及颈2椎体前移距离平均分别为(5.41±4.47)°、(3.17±1.50)mm;(2.05±1.95)°、(1.00±0.79)mm; (2.05±2.19) °、(1.05±0.74) mm,术后1周与术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与术后一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应用uniplate钛钉板行前路颈2、3复位融合内固定治疗Ⅱa、Ⅱ型Hangman骨折可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但术前手术适应症应严格把握。2、对部分合并关节突关节严重损伤的Hangman Ⅱa、Ⅱ型骨折患者可能需前后路联合手术。3、uniplate钛钉板行前路颈2、3复位融合内固定的稳定性可满足临床要求,长期随访中能较好的维持复位,内固定相关并发症低。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致肝酶严重升高的治疗策略和药学监护。方法药师通过参与一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口服瑞舒伐他汀后致肝酶严重升高案例的治疗过程,提出他汀类药物肝脏安全
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ASTM)近期发布新版儿童椅凳标准ASTMF2613-2016。新标准将取代现有标准ASTMF2613-2014。
[目的]探讨不稳定性Hangman骨折患者采用前路或后路手术的影响因素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3月~2012年5月收治的80例不稳定性Hangman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
目的优选咽灵合剂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以丹参酮ⅡA含量为评价指标,以醇用量、醇浓度和提取时间为考察因素,筛选咽灵合剂的最佳醇提条件;以丹参素钠、牛蒡苷和
2003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迈出新步伐的重要一年.走有兵团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需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推进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力争实现国内生产总
目的探讨人性化优质护理对手术室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手术患者12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
目的 探讨Hangman骨折伴C2 3 椎间盘损伤的病理特点及其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2 1例Hangman骨折伴颈2 3 椎间盘损伤患者 ,均进行颈椎前路C2 3 椎间隙融合术 ,其中 18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