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氏三祖诗歌特色研究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c810654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魏氏三祖诗歌特色研究是指对魏武帝曹操、魏文帝曹丕、魏明帝曹睿三位曹魏帝王在诗歌方面表现出的鲜明特色和共同特色的研究。本文以古代文学的传统文论为指导,采用比较研究和诗文互证研究的方法,从魏氏三祖的诗歌创作入手,研究三祖诗歌的各自特色和历史承继关系,重点论述魏氏三祖诗歌艺术风格的“俗化倾向”和思想情感方面的“忧患意识”及“感伤情结”,兼论三祖对当时文坛的影响。 主要内容有:1、分析魏氏三祖诗歌各自的特色,对曹操的“沉雄悲壮”、曹丕的“便娟委婉”、曹睿的“情偏易感”进行分别阐述。 2、研究魏氏三祖诗歌艺术风格方面的“俗化倾向”,指出三祖在新声乐府、俗乐新声及诗歌形式上对我国古代诗歌做出的贡献。 3、进一步研究魏氏三祖诗歌思想情感方面的“忧患意识”和“感伤情结”,揭示三祖诗歌创作的共同特征和此种特征对当时文坛及后世的影响。
其他文献
本文对霍桑《红字》的符号学进行了研究。文章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借鉴格雷马斯的“动素模型”和“符号矩阵”,对作为叙事符号的A字进行文本形式分析。 第二部分,用解
张执浩的写作贯穿着对生活的认识和思考,这种思考是从自身出发的,与生命血肉相连;他的作品抒情和哲思相融,闪耀着诗性的光辉,具有很强的情感渗透的力量。本文主要从生活与抒情、虚
骨刺在医学上称为“骨赘”,又称骨质增生,是一种常见的风湿性疾病,多见于中老年及重体力劳动者。  软骨被破坏后,软骨膜过度增生而产生的新骨,经骨化后形成骨赘,这是骨性关节炎病理过程中的一种代偿反应。增生的骨赘通常在骨骼两端四周同时存在,但投影在平面X线片上,可能仅表现为基底宽、尖端细的粗刺形狀。为了便于描述,即称其为“骨刺”。  错误认识1:  关节肿痛是骨刺“刺扎”引起的  一些人望文生义,以为骨
近年来,各种良莠不齐的“健康常识”泛滥成灾。“蔬菜生吃更营养”、“红皮鸡蛋比白皮鸡蛋营养好”……这些说法您一定很熟悉,但它们却未必正确。    1.褐色面包就是全麦面包。  专家提醒,并不是所有的褐色面包都是全麦的,有些是添加了食用色素,有些则是用焦糖着色。所以,买面包先要看好营养素成分标签。    2.猪蹄和猪肉炖两个小时以上最有营养。  有人认为把猪蹄和猪肉炖两个小时以上,其中的饱和脂肪酸就变
程嘉燧(1564—1643),字孟阳,号偈庵,又称松圆老人。出生徽州,寓居嘉定,与李流芳、娄坚、唐时升并称为晚明“嘉定四先生”。他以布衣终其一生,工诗善画,著有《松圆浪淘集》、《松圆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