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沉积法制备铜/铁配合物及其衍生物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来源 :江西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uzadi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锂离子电池(LIBs)已然成为当今社会应用最为广泛的产品之一,是新能源研究开发领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过渡金属氧化物作为负极材料,其理论比容量较高(6001200mAh/g),原材料丰富,价格低廉,制备工艺简单,具有极大的应用潜力。但此类材料存在导电性差,体积变化大的缺陷,导致容量衰减快,循环性能差。而碳系材料作为导电网络,可提高过渡金属氧化物负极的电化学性能,但颗粒较大,分散较差,制备过程复杂的缺点。鉴于此,本文采用电沉积法,原位制备羧酸铜/铁配合物,经过热处理后形成纳米结构的金属氧化物/碳复合材料,分别研究了其作为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具体内容如下:(1)采用阳极沉积法,可分别在阳极铜箔表面原位形成丁二酸铜薄膜(厚度10μm),己二酸铜薄膜(厚度6μm),辛二酸铜薄膜(厚度10μm),癸二酸铜薄膜(厚度10μm)。通过SEM可观察到丁二酸铜薄膜是由长80μm,宽500nm的纳米纤维组成;己二酸铜薄膜是由长宽约为5-8μm的书本状纳米片构成;辛二酸铜薄膜是由尺寸20-30μm的微花状纳米片构成;癸二酸铜薄膜由直径15μm的微米花构成。通过XRD,TG测试可知羧酸铜的分解温度随碳链长度增加而降低;经过热处理后,可得到纳米级Cu2O/C复合材料。通过SEM和TEM可知羧酸铜经过热处理后,丁二酸铜的纳米纤维发生弯曲,尺寸约为200nm的不规则Cu2O颗粒均匀嵌入在纳米纤维中,己二酸铜的片层结构,辛二酸铜和癸二酸铜中充当花瓣的纳米片和纳米棒变成疏松的网络结构,50100nm的Cu2O颗粒均匀分散在碳网络中。电化学性能显示:以0.2C电流放电时,Cu2O/C-4@550电极首次放电容量达到509.9mAh/g,250次循环后容量达到779.2mAh/g,库伦效率上升至98%;Cu2O/C-6@550电极首次放电容量达到391mAh/g,循环150次容量达到328.5mAh/g,容量保持率为84%;Cu2O/C-8@550电极首次放电容量为479.9mAh/g,150次后放电容量达到392.8mAh/g,容量保持率为81.8%;Cu2O/C-10@550电极首次放电容量为524.3mAh/g,150次循环后放电容量维持393.3mAh/g,容量保持率达到75%。而在0.2C电流下,Cu2O/C-4@400电极首次容量为358.6mAh/g,250次循环后容量为648.5mAh/g;Cu2O/C-6@400电极首次容量能够达到452.5mAh/g,150次后容量下降至346.5mAh/g,容量保持率为76.6%;Cu2O/C-8@400电极首次放电容量为462.7mAh/g,循环150次后容量维持在367.6mAh/g,容量保持率达到79.4%;Cu2O/C-10@400电极首次放电容量达到465mAh/g,150次循环后,容量达到372.5mAh/g,容量保持率为80.1%。性能差异的原因如下:四种羧酸具有不同的形貌,材料比表面积具有较大的差异,影响其电化学性能,如纳米棒状结构,在循环过程中得到活化,出现容量上升现象,而疏松的网络状片层结构虽可提高材料自身的导电性,但由于其Cu2O颗粒只是简单分散在其表面,难以实现容量提高;当经高温处理,材料的结晶性能提高,其表面粗糙度增大,为电子和离子增加了传输路径。通过Nyquist图可以看出,经由电沉积原位制备羧酸铜化合物,并经过热处理后形成的Cu2O/C复合材料,未添加粘结剂和导电剂,凭借Cu2O、C、铜箔之间的相互结合,能够有效降低电荷传递阻抗,加快电子运输,随着材料含量碳的增加,其导电性能存在较大差异。(2)采用阴极沉积法,可在阴极铜箔表面原位形成厚度为2μm的三维片层状对苯二甲酸铁薄膜。通过SEM测试可知该三维片层状薄膜是由尺寸为2μm,厚度为1020nm的纳米片堆积而成。电化学性能显示:在0.2C电流下首次容量为407.6mAh/g,经过150次循环后,其容量增加到936.4mAh/g。在0.5C电流下首次容量为390.3mAh/g,经过250次循环后,其容量增加到914.3mAh/g。性能提高的原因主要是性能提高的原因主要是循环次数增多,材料得到充分的活化,Li+嵌入对苯二甲酸根的反应更加彻底(3)采用阴极沉积,可分别在阴极铜箔表面原位形成为2μm的三维片层状对苯二甲酸铁和10μm的微米花状2,6-吡啶二甲酸铁薄膜。经N2气氛热处理后可分别获得Fe3O4/C和Fe3O4/C-N复合材料。电化学测试结果显示:在0.2C电流下,Fe3O4/C-N电极首次放电为1128.8mAh/g,循环150次容量保持在850.3mAh/g,容量保持率达到75.3%;Fe3O4/C电极首次放电容量为933.9mAh/g,150次后维持在814.9mAh/g。性能良好的原因主要归结于原位生长的制备工艺,加大了活性材料与集流体之间的结合力,而Fe3O4、C、N形成独特的导电网络,能够有效避免颗粒团聚,减缓体积膨胀对电极的破坏,粗糙的表面可加强材料对电解液的润湿程度,增加离子和电子的传输通道,加快反应速率。
其他文献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汽车保有量逐年增长,汽车技术也得到了飞速的提升。但随之而来的能源危机、排放污染、驾驶安全等问题也逐渐成为人们所面临的严峻挑
从环保的角度出发,SF6气体较高的温室效应已不满足长远发展的利益要求,寻求性能优良、环保的SF6替代气体成为当下电气领域研究的热点。近年来,C4F7N-N2凭借出色的绝缘性能和
近年来,城市建设向高层化方向发展,基坑开挖的深度越来越大,基坑支护的形式也因工程环境的多样性而越来越复杂。传统的基坑开挖挡土墙受力和变形计算主法,主要有极限平衡法、
1700nm波段已经被证实是深层组织多光子成像最具潜力的激发波段。高激发波长以及信号波长透过率的多光子成像系统对多光子成像技术尤为重要,可以直接提高成像深度以及成像速
近年来,在“一带一路”战略以及十四五布局规划引领下,大体量复杂岩体工程项目逐渐增多,随之而来的技术难度增大。针对大尺度范围岩体工程的特点以及岩体研究现状,基于等效连
多发性硬化症(Multiple sclerosis,MS)是一种中枢神经脱髓鞘疾病,影响着全球数百万人的身体健康,病重者甚至因此瘫痪残疾。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
核桃是我国最重要的经济林树种之一,也是重要的木本油料和食品原料树种。其核仁中含有多种脂肪酸、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2000年以来,依托退耕还林工程,
随着海洋勘探开发的力度不断加大,FLNG技术得到长足发展。天然气预处理在FLNG生产工艺当中具有重要作用。塔器是预处理工艺的核心设备,其运行情况对气体净化效果,气体品质及
面对建筑能耗占社会总能耗的比重持续升高,特别是其中的公共建筑,单位面积能耗量最大且存在能源使用不合理的现状。对公共建筑实现快速、精准的用电能耗预测,可以帮助管理者
节能减排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主题,对解决能源问题,环境污染问题具有重大意义。船舶余热回收是节能减排的重点研究方面,备受世界各国造船界和航运界关注。温差发电技术具有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