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线表面细颗粒物积聚的模型及实验研究

来源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zhonglis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由于我国的能源与负荷中心相距较远的分布特性,远距离、大范围跨越我国东西南北的高压交、直流输电线路发展迅速。同时由于我国气候条件复杂、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较为严重,近年来全国大部分地区都相继出现持续、严重的雾霾天气。雾霾天气中存在有大量细颗粒物,这些细颗粒物沉积在高压输电线路表面,会严重影响导线表面形貌,继而影响线路的电晕放电及电磁环境。本文立足于细颗粒物在高压直流导线表面的积聚、沉积机理,通过实验手段研究直流标称电场下细颗粒物在导线表面的积聚形貌,依靠颗粒运动模型分析积聚形貌形成的物理过程。本文介绍了一种直流导线表面颗粒物积聚与电晕效应实验方法。利用颗粒物产生与分离的模拟积聚系统,在同轴圆柱电极结构产生的极不均匀电场下完成了颗粒物沉积实验。针对完成细颗粒物沉积的实验样本,一方面利用扫描电镜与白光干涉形貌仪进行了表面微观形貌的观测与粗糙度的测量,另一方面利用积聚系统进行了实验样本的电晕效应测量,主要包括合成电场与离子流密度。通过扫描电镜的观测,本文发现了导线表面颗粒物积聚的典型形貌:宏观上呈现“平行线式颗粒链”;局部上表现出多颗粒物集聚的颗粒物集聚体。接着分析了时间与电压这两个常见条件对该形貌的影响,发现:1)外电场的存在是颗粒物在导线表面沉积的决定因素;2)时间与电压的升高,均会增强颗粒物之间集聚程度,这种集聚程度的增强一方面导致单个颗粒物集聚体体积增大,另一方面导致颗粒物集聚体之间的间隔增大。相对应地,通过白光干涉形貌仪测量实验样本的粗糙度,本文发现:时间与电压的升高会导致实验样本表面粗糙度(Ra)增加。而实验样本表面粗糙度(Ra)的增加,也成为实验样本的电晕效应(合成电场与离子流密度)在相同环境条件下随着实验电压(Upp)与实验时间(tapbp)增加而增强的证据。为了揭示该典型积聚形貌产生的机理,本文建立了电场、力场耦合作用下颗粒物输运、沉积的动力学模型。基于导线表面“体积微元,dV”的计算空间,通过分析颗粒物在导体表面附近的受力与运动过程,说明:颗粒物在极不均匀电场作用下所受的介电泳力是导致颗粒物沉积在导线表面的原因,同时颗粒物间的偶极子相互作用是促进颗粒物之间集聚并形成“平行线式颗粒链”及颗粒物集聚体的关键因素。同时本文也通过单个颗粒物集聚体对后续来流颗粒运动轨迹的影响,说明了先前已形成的积聚形貌对后续颗粒物沉积的影响。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了在教学中结合生物学科的内容,利用生物学与社会发展联系紧密的特点,从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节约水资源意识、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三个方面培养学生责任意识的尝
2019年末,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简称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国蔓延,对全国医疗卫生活动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和挑战。口腔癌是需要限期治疗的恶性肿瘤,新冠肺炎疫情下如何实现及
目前在我国,泵送工艺已成为商品混凝土的主要施工工艺,我国采用泵送混凝土比例已超过国际上平均值20%,达到30%。 泵送混凝土品质的改善和施工质量的提高与诸多因素有关,而其中
近年来,实务中出现了一些债务人与债权人在借款合同之外,又缔结《商品房买卖》来担保前述借款合同的情形,有些人将其称为“买卖型担保”,但更多人将其放在“以物抵债”一语下
在两相流中湍流中的大尺度结构对颗粒的扩散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室内悬浮颗粒的体积分数很小,约为10-10量级,粒径一般在0.003μm到30μm之内。本文旨在这种特定的条件下,采
在纤维原料配比、能耗和纸机运行效率上进行工艺改进和优化,是生活用纸企业降低生产成本的有效方法。在保证纸张强度和松厚度指标的情况下,通过优化磨浆工艺,能够减少针叶浆
摘要采用碳热还原法合成LiFe1-xMgxP04/C(x=0.01、0.02、0.03、0.05、0.10)正极材料,并通过XRD、SEM、恒流充放电等测试方法表征材料的物相结构及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获得的所有材料
由于国内计算鞍槽内主缆抗滑移的参数μ和K没有确切的规定,文中参照国内外现行有关规范、试验和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对于螺洲大桥,建议主缆与鞍座鞍槽间摩擦系数μ=0.2
针对老旧小区道路狭窄,缺乏开阔空间建设立体停车库的问题,提出一种将私家车通过停放设备巧妙地嵌人两颗树之间的绿化带上方停车方案。设计方案以单电机驱动设备分步完成“垂直